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克强年初深入陇南震区徽县贫困人家嘘寒问暖 搬进新居的小姐妹写信感谢副总理关怀再受勉励 “李克强爷爷给我们回信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4日02:49  兰州晨报

  

李克强年初深入陇南震区徽县贫困人家嘘寒问暖搬进新居的小姐妹写信感谢副总理关怀再受勉励
乐观的张雪。 本报记者 房毅 摄

  9月1日,徽县麻沿乡麻沿村临306国道一处新建的小院内,张雪、廖雪敏小姐妹俩的心情格外激动。这天,她们有一件天大的喜事:徽县县委书记郭建博将专程送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给她们的一封回信。下午3时许,郭建博一行敲开了张雪家的院门。张雪从郭建博的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了李克强副总理的来信,周围的人随即围了过来。信慢慢打开了,张雪睁大了眼睛,大声念了起来。

  看着李克强副总理关切的话语,张雪和家人幸福的笑声传出了小院,左邻右舍也纷纷赶来,分享这份来自北京的温暖。

  回信内容摘要:

  “你们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树信念的重要时期,希望你们珍惜大好时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尊重长辈,好好学习,增强本领,努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请转达对你们全家、老师和同学以及邻居们的诚挚问候。”

  喜讯传来 一份来自北京的温暖

  副总理走进贫困人家

  一切要从今年年初说起——

  2009年1月16日下午3时许,刚刚赶集回来的麻沿村村民张翠莲搀扶着老伴廖真祥走下公路,准备走向306国道边的家。这时,一路车队突然停了下来,车上下来一行人,径直向他们走来。其中,一位戴眼镜的领导和蔼地走上前来,搀住生病的廖真祥,向几十米远的家中走去。

  廖真祥夫妇生活条件差,居住着几间土坯房。进屋后,生病的廖真祥坐在炕头休息,而之前搀扶他的那位领导则查看起他家的粮食袋子。“家里几口人?粮食够不够吃?”这位领导关切地问。67岁的张翠莲听力不太好,表达不甚清楚,但她明白对方的意思,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塑料包。随行的同志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她家的农村合作医疗证、低保证、残疾人证等证件。这位领导仔细查看了这些证件后对张翠莲说:“这些东西您要保存好,以后还要凭它取钱呢!”

  春节就要到了,临走时,这位领导给廖真祥夫妇送了个3000元的红包,并对张翠莲说:“相信你们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第二天,乡政府的人来了,张翠莲才知道前一天送给他们“红包”的领导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

  当日,李克强副总理在视察完陇南灾后重建工作准备前往天水时,看到路边有一户人家,遂请司机临时停车入户探望。李克强细心查看了张翠莲的家境状况,针对廖真祥夫妇孩子有智障、生活条件差的情况,他对身边的陪同同志说,对这种因病、因残致贫的特殊困难户,政府不仅要落实好有关救助政策,还要采取多种办法,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走出贫困。

  李克强叮嘱道:“这里就他们一家人,如果出现自然灾害,就很危险,我建议把他们搬迁到最近的村子里去,这样相互都有个照应。”

  一家人住进了新房子

  今年67岁的张翠莲养育了4个儿子,二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送给了别人,四儿子几年前在外打工时不幸遇难,三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夫妇二人和大儿子夫妇以及孙女张雪、廖雪

  敏一起生活在离村较远的砖瓦厂内。因老大夫妇都是智障残疾人,老伴常年有病,一家人的生活主要靠年迈的张翠莲一个人打理,生活十分艰辛。

  李克强副总理的深情嘱托,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及陇南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分别就此做出重要批示。第二天

  ,徽县供电部门就给张翠莲家通了电,县上还给她家送来了一台大彩电。省上还派出专门的医疗专家组前来为廖真祥老人的病情会诊,遗憾的是,老人因病情突然加重离世。

  2009年1月31日,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张翠莲家的新房正式破土动工。经过4个月的紧张施工,6月25日,一院防震砖混结构的75平方米安居小院全面竣工。

  小姐妹写信感谢李爷爷

  6月29日,在一串串火红的鞭炮声中,张翠莲一家五口从破旧的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住进新家,最激动的要数张翠莲的两个孙女——张雪、廖雪敏,两个人虽然姓不一样,却是实打实的亲姐妹。原来,姐姐跟的是奶奶姓,妹妹则跟了爷爷的姓。搬进新家当天,姐妹俩趴在客厅的茶几上,摊开稿纸,用稚嫩的口气给李克强副总理写下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

  尊敬的李爷爷:

  今天我们终于搬进了新房子,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您写这封信,向您报喜……以前,我家住在黑乎乎的旧房中,现在,政府给我们在大庄里修建了宽敞的新房子,房子非常漂亮……李爷爷,您的工作很忙吧!请您注意身体,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等我们长大了就去北京看望您。如果您有空,也请您到我家来做客,请您来看看我们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吧……

  李克强副总理看到张雪姐妹俩的信后非常高兴。8月14日,李克强同志办公室专程给张雪、廖雪敏写了回信,表达了对她们的问候。

  记者探访 新家里开始新生活

  张翠莲家的崭新日子

  9月15日,秋风萧然,凉意渐浓,而这个新家里却是温暖如春,其乐融融。跨过宽敞的大门,水泥铺就的小院干净整洁,院子的中央摆着一个崭新的太阳能灶,房门上贴着大红的对联:共产党为民重建暖人心,困难户乔迁新宇乐安居!张翠莲老人正在扫地,见记者进来,她笑呵呵地将记者请进了临街的客厅里。客厅内布置一新,摆着新买的沙发、茶几。

  距离张翠莲新家一里之外的一处山脚下,坐落着几间被烟熏得黝黑的破败土屋,孤独的院内荒草萋萋。在搬到新居之前,张翠莲一家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

  搬进新家,张翠莲一家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起来。提起两个孙女,老人一脸幸福。大孙女张雪今年考入了徽县职业中专学校,小孙女廖雪敏升入了麻沿小学三年级。

  陪同记者采访的麻沿乡党委副书记云劲松告诉记者,张雪的父母虽然都是残疾人,但都能下地种田,一家人的口粮不用愁。早在几年前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时,张翠莲一家人都被纳入了低保,加上退耕还林补助和国家粮食直补,“一家人的零花费用基本够了”。同时,各级部门还给张翠莲家送来了米、面、油、衣服、棉被等大量慰问品。如今,住进了政府盖的新房,这家人的生活“确实是衣食无忧了”。

  67岁的张翠莲听力不太好,交流起来十分费劲,但在采访中,她始终笑呵呵地半张着嘴,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她说:“能搬进这么漂亮的新家,以前想都没想过,感谢共产党,感谢李副总理,我们一家人永远也忘不了共产党的恩情!”

  阳光姐妹的阳光生活

  麻沿乡政府对面就是麻沿中心小学,记者下午3时许走进小学时,学校的老师正在组织学生排练国庆演出的舞蹈节目。舞蹈队中,一位小姑娘十分显眼:短短的头发,可爱的脸蛋。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这便是张翠莲的小孙女廖雪敏。在老师、同学的眼里,10岁的廖雪敏活泼、好动、爱动脑筋,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廖雪敏的班主任兰天雁说,这学期开学后,廖雪敏学习比以前更加努力,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下午5时,徽县职业中专学校,17岁的张雪坐在学校的板房教室里和同学们上自习。这些天,李克强副总理的一封回信,使她成了班上的“明星”。

  跟妹妹廖雪敏相比,张雪多了几分沉稳。她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因家庭穷困,她曾打算初三毕业后就去打工,但李克强爷爷到过她家之后,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今年中考,张雪选择报考了徽县职中。

  在职中女生宿舍的212房间,爱好唱歌的张雪在这里是个小小的主角,每天晚饭后,这位阳光的女孩都要亮开嗓子唱上几段,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张雪同住一室的赵瑶瑶高兴地说:“张雪现在不仅是我们学校的名人,而且还是整个徽县的名人。她乐观阳光的生活态度及乐于助人的品格都值得我们学习,她是我们全班的骄傲!”

  说起心愿,张雪笑了:“学好功课,不辜负李克强爷爷的关怀,毕业了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本报首席记者 齐兴福 记者 武永明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