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中村打拼路上首个驿站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4:06  大洋网-广州日报

  

城中村打拼路上首个驿站
石牌村的一名保安在巡逻。记者黄澄锋摄

  许多来穗的年轻人都有解不开的情结

  城中村文化传承(三)

  亲密接触的“贴面楼”、“接吻楼”,夹缝之间透不进一缕明亮的光线,弯弯曲曲的路面总是湿漉漉的,让所有人和物都被笼罩在沉沉的阴暗当中。这就是广州典型的“城中村”写照,然而,又有谁会知道,在城中村里承载着多少外地人的梦想。它是外地人来到广州的第一个驿站,也是使他们继续留下来的重要前提,他们为这个城市打拼,为这个城市挥洒着青春,没有了城中村,他们可能就不会留下来,这个城市也可能失去它富有激情的魅力。

  文/记者姚卓文、曾卫康、张顺美

  “村”中落脚

  人物:周晓华 男 28岁

  职位:某外资企业企划部经理

  4年前,周晓华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毕业之后,只身来到广州,对于自小生活在粤西乡下的周晓华来说,广州是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大都市。

  “我还记得刚到广州,家里东拼西凑给了我2000元,好在城中村的房价不高。”周晓华回忆说,来广州之前,他向学校的师兄们打听了广州的住房,石牌村是最多师兄推荐的一个“据点”,虽然身上的钱不多,但当时石牌村一间房400元的房租还是足以让他安定了下来。

  像周晓华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初来乍到,城中村成为他们当中不少人的首选,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在于它较低的生活成本。“当时我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只有1600元。”一个月吃饭大概600元,房租400元,其他200元左右,每个月除了1200元的花销外,还有400元的结余。“低廉的租金是能够在广州立足的重要前提,不然我可能很快就会‘打道回府’了。”

  周晓华就是这样孤身在广州起步,经过4年来的打拼,慢慢地从一名公司的销售员做到了一家外资企业的部门经理,月薪也从起初的1600元涨到了6000元。于是,他有了搬离城中村的想法。

  今年年初,周晓华搬到位于天河北路与天寿路交界处的耀星华庭。“一间不带家私的25平方米的单间,一个月的租金1600元”。在入住了天河北高档社区一个月后,周晓华的各种花销竟然比在石牌生活时多了2300元。两个月之后,他又一次回到了他刚来的地方,但租了一间面积稍大的房间,房租贵了100元。

  “石牌这样的城中村,靠近岗顶地铁站,村里还有小发廊、租书店、快餐档,生活还是很便利的。”他说,“虽然当时我的月收入已有6000元,但如果每个月要花3500元,财富的积累还是相当慢。”周晓华向记者道出了他的想法:按照他的计划,每个月存下4500元,一年就可以攒到5万多元的积蓄,如果房价不再如此迅猛疯涨,再干4年左右,就能将购房款的首期攒下来。

  “村”中成家

  人物:李波 男 27岁 湖南人

  职业:车陂村的士多老板

  李波2006年来到广州。在来广州之前,他去过上海,“如果比较两个城市的大气以及现代化程度,上海无疑更胜一筹。”李波说,但很可惜,在那里他没能待下去。

  “在上海,即使是再便宜的房中房,每月的租金也得超过1000元。”李波告诉记者,这对于闯荡资金有限的他确实难以立足。硬着头皮在上海待了一个月左右,他还是选择离开,从而来到了广州继续他的梦想。

  在广州生活了将近3年的李波,感触最深的就是广州这个城市的包容度,“几乎每一个人,无论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抑或是普通的农民工都可以在广州生活得很不错。”李波说。

  也许在农村长大,李波住在车陂并没有太多的不习惯,“与家乡相比,这里无论是交通的便利上还是物质水平上比家里都要好,出门有公交车有地铁,买东西也比乡下要方便许多。”李波对于这里的一切感到十分满足。

  不仅仅在于物质水平上,而且,在生活上车陂这里还有不少同是来自湖南的老乡们。每天晚上这里都聚集了十多名湖南老乡,没事的时候,他们都会在楼下的士多里聊聊天,无论是家乡发生的大事还是身边发生的小事,他们都无所不谈。

  如今,李波已经成家,跟妻子依然住在车陂的城中村里,去年年底,他和妻子一起在车陂村里开了一家士多,这间15平方米左右的小店铺,每月租金仅2000元,这在寸土寸金的天河根本是不可思议的,李波夫妻俩就靠着这家店讨生活,虽然赚的钱不多,但因为村子里的配套消费也相对低廉,所以小日子还过得去,两人正在等待着小宝宝的到来。

  像李波这样,从外地来到广州谋生的外来人数以百万计,他们当中不少以城中村为落脚点,在这座城市里打拼,在为这座城市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他们有的还在这里安居乐业着。他们当中不少还抱着继续保留城中村的愿望,成了他们对于城中村的情结。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