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隧道顶离水塘底仅有3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4: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武广线高速列车在广州境内上桥又入地

  文/记者杨进、李婧

  国庆期间,武广客运专线上的动车组综合试验列车全程往返试验成功,市民翘盼已久的武广客运专线距离正式开通越来越近了!

  本报记者最近独家采访了武广线广州段,为市民揭开这条高速铁路多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揭秘一:

  金沙洲全程地下通行

  可能不少市民只见过火车钻山洞的,但除了城市地铁,还没见过火车走隧道的,何况是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从地下40多米处呼啸而过。随着武广客运专线开通,这将成为现实。呈V字状走向、长达4公里多的双向行驶的武广客运专线金沙洲隧道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被铁道部列为全国最难施工的一项铁路工程。

  记者一走进隐藏于一座小山中的隧道北边进口,就为巨大的隧道所震撼。为满足高速铁路要求,隧道的铺设动用了钢筋混凝土、防水层等等,仅纯粹混凝土的铺设就达28厘米厚,即便如此,已建好的隧道仍然达到13米宽、12.78米高,两辆卡车并行都绰绰有余。

  V字状走向的隧道最深处即V字底部距离地面42米,“当初要爬13层楼梯才行,后来要有电梯上下施工才可以”,去年对该隧道施工的一位工程负责人现在说起该隧道的技术难点仍能如数家珍,“而最难的就是地质情况复杂,隧道上面有大大小小多个水塘,最深的水塘10多米深,隧道顶部离水塘底部最近的地方只有3米,一不小心,就有坍塌的危险”。

  揭秘二:

  首次引进日本新干线技术

  大家常见的铁路都是在一堆堆小碎石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或水泥钢轨,但这种铁路并不适于高速列车行驶。武广客运专线采用的是无砟轨道这种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其轨枕由混凝土浇灌而成,路基也不用碎石,铁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更可适应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

  在白云区江高镇武广客运专线旁的一处厂房内,记者见到了刚刚浇灌好了的无砟轨道板,表面光滑如水面,用手摸上去,完全感觉不到有凹凸不平的粗糙面。据该厂负责人介绍,这种无砟轨道板是国内客运专线施工首次引进日本新干线技术,自主研制开发的无砟轨道板,有“中国第一板”之称,寿命可以达到100年,填补了我国高速铁路施工技术上的又一空白。

  武广铁路话你知:

  在15米深的急流中建造亚洲高速铁路最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

  京广线将在郭塘与武广线汇合。

  解读

  为何要入地上桥?

  为了方便地面交通生活

  武广专线为何在金沙洲要全程走地下?记者了解到,该隧道之上不仅有诸多的水塘,更有建设大道、广佛高速、沙贝立交等车流量大、异常繁忙的交通干线,还有在建大小楼盘10多个,隧道进出口工地周边1公里处就矗立着多栋新建的高层住宅楼。

  “如果走路面,对这些交通干线的影响太大,大量汽车都得等待火车的通过。”而且附近有不少住宅,“时速达到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从路面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广佛一带地质状况复杂,“地下水丰富,又是松散的地质岩层,往往采出大量泥沙浆,如果路面铺设路轨,在高速通行下,路基容易变形沉降,到时候修补都没办法。”

  那为何由南向北穿出隧道才113米,高速列车又要上高架桥了呢?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走高架桥“首先就是要确保高速铁路高速之下平顺通行,”该负责人介绍,“因此,这儿的高架桥都是一般高的,路途中不会有上下坡”。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