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庆8天 “心梗”5例 敲响“护心钟”

  开篇语:急性心肌梗塞是当代人类十大死因之一,其发病后往往会出现突然猝死,因此被称之为“闪电杀手”。近年来,作为冠心病五种类型中最凶险的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并有患者年轻化趋势。近年因“心梗”猝死的有相声大师马季、小品演员高秀敏等多位名人。据统计,每年我国患心肌梗塞的人超过一百万,近半数的患者发病前无先兆,病发突然且往往“命系1小时”,因此让更多人了解心肌梗塞已成当务之急。从今日起,本报连续四个周一(10月12日,10月19日,10月26日,11月2日),推出“关注心肌梗塞”系列报道,请留美博士后、从事冠心病研究治疗的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永健对“心梗”作全方位介绍,并对该医院使用目前最有效的“心梗”治疗手段——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诊PCI)等技术作详细报道。

  据资料显示,有七成的心肌梗塞发作于天气转冷的换季之时。就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国庆大假期间,成都军区总医院在8天的时间里陆续收治了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这些患者送治及时,并在该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血管,最终“起死回生”。目前正值秋冬交替,属“心梗”多发季,了解和预防“心梗”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季节

  “心梗”也有季节性 11月为发病高峰

  临床实践证明,初冬和暮春,是一年中心肌梗塞发作频率最高的两个时段,德国《医学世界》曾在阿尔卑斯山地区进行一次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顶峰。

  “心梗”发作为何跟季节挂钩?这得从气象条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面找原因。天气变化被称为心肺功能的晴雨表,因为心血管功能对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当气温骤降时,人体耗氧量剧增,心脏为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改变心率和增加血压。心肌需氧指数也相应增高,心肌缺氧现象自然就要加重。

  作为冠心病五种类型中最凶险的心肌梗塞,发病的外因多为冷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加上严重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在血小板聚集后形成血栓,因而导致心肌梗塞发生。这种现象,表面上看与“冷”直接相关,但细分析,是与气温的变化(也就是“降温”)密切关联。

  11月份是我国冷空气最活跃的月份之一,通过统计气象资料发现,11月份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可达7℃至10℃,为一年中变化最大月份之一。对潜在患者来说,11月是“黑色的十一月”,所以预防“心梗”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病理

  95%以上系动脉硬化 供血不足触发心肌梗死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动力的源泉,输送氧及营养物质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心脏这一中心驱动泵停止了跳动,血液循环就要终止,生命即告结束。心脏本身也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才能正常工作。营养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环绕在心脏的表面,遍及了心脏每个角落。健康的冠状血管弹性很好,但如果发生了冠状血管的粥样硬化,弹性则减退,加之血管内粥样斑块附着于管壁,造成管腔内径变小,甚至完全阻塞,即心肌梗死,使心脏营养供应中断,危及生命。

  据杨永健教授介绍,95%以上的心肌梗塞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在此基础上,一旦心肌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造成心脏不能正常工作,出现休克、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如果救治不及时,死亡的可能性很大。

  关键词:症状

  三分之二的病人有先兆 常表现为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

  同时,疼痛也是急性心肌梗塞临

  床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心前区,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的则有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也可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大于30分钟甚至长达10余小时。

  关键词:趋势

  “心梗”年轻化 不良生活方式是“祸首”

  据杨教授介绍,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明显上升,急性心梗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在医院收治的心梗患者中,中青年已经占到4%以上,30岁左右的心梗病人也不少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不良生活习惯的放大,老龄化社会的加速以及整体危险因素增多,患冠心病的人因此越来越多,发病人群当中年轻化越来越明显,无论是老龄人群、中年人群以及青年人都有可能发生“心梗”。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年轻人患冠心病甚至引发急性心梗乃至猝死的主要原因。”杨教授表示,引发冠心病并最终造成心梗的因素有许多,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肥胖及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均为高危人群,长期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酗酒也是引发冠心病的直接诱因,而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

  关键词:治疗

  药物溶栓有局限 PCI开通栓塞最有效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缩小心肌

  缺血范围,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病人不但能渡过急性期,而且康复后保存尽可能多的心肌,维持较有效的生活。

  据杨教授介绍,开通梗死血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经静脉给予溶栓药物,另一种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恢复心肌的血流灌注。

  静脉溶栓方法使用简单、疗效确切,但存在以下缺陷: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低;有出血并发症;适应症较窄,约20-30%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不适宜静脉溶栓治疗;残余狭窄重,导致心肌功能恢复迟缓和再缺血或再梗塞发生率高;梗死相关血管再闭塞率高;对高危病人如心源性休克效果不佳。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和直接PCI的对比研究发现,直接PCI在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率、心功能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恢复和挽救存活心肌方面明显优于溶栓治疗。

  关键词:时间

  急性心梗命系1小时 救治越快越好

  “除意外事故,凡在1小时内突然起病而致死的病例,80%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的。” 杨永健教授介绍,心肌梗塞是心脏病中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死亡率达到10%—15%,且死亡往往发生在发病后3天内。而抢救的最佳时间则是在3个小时内。

  患者及家属发现情况不对,要果断处理,及时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但不少人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忽视心梗的紧急信号——胸痛。

  因为心梗常发生在后半夜至凌晨,患者往往因不愿叫醒亲属而等天亮,错失良机。有的是一向没病、没有胸痛的人突发胸痛时以为是胃痛,挺挺就过去了。还有的心梗虽然发生在白天,但按部就班排队挂号等着看病,耗去了宝贵的时间。

  相关链接

  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成功救治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心脏血管介入诊断治疗及成都军区心脏起搏中心为一体的重点学科,拥有一批高水平,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科室近年紧跟医学发展的最新潮流,采用了各项新技术诊断和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

  该科室1990年率先在全国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瓣膜球囊扩张、双腔起搏器安置等介入手术。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例数已超过8000例,1994年“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9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0年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例数超过1500例。经过10余年发展,学科在基础医疗、心血管介入诊断治疗及科研方面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享有很高声誉。中心主任杨永健教授为军内外知名专家,在心脏介入治疗方面有独到的造诣。

  ▲科室专家

  杨永健: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及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博士后,第三军医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2001年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获博士学位,2001-2005在北京协和医院及美国UCSF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精于心血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精于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股动脉及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

  曾独立申请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独立申请并完成转染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反义核苷酸对心肌重构的影响等多项科研课题。“高血压血管重构和功能异常的调控研究”2001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钙信号物质参与心肌血管重构的机制研究”2005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7年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第三完成人);“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肌重塑机制研究及临床干预”2008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还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奖项。

  李德心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博士后

  2004年—2006年在中山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16年,擅长心脏电生理检查、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冠心病介入治疗等技术,在心电生理、冠脉再狭窄和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唐兵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2005年获得第三军医大学心血管专业博士学位,从事临床工作20年,临床诊治经验丰富,尤其对危重病的抢救及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从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心律失常介入治疗10余年,研究方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

  王景余 记者 彭博喜

  摄影 朱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