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科学家再度赴南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4:44  深圳商报

  

中国科学家再度赴南极
11日,“雪龙”号驶离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考察专用码头。新华社发

  【新华社上海10月11日电】(记者 崔静 张建松)伴随着一声悠远雄浑的长鸣,我国唯一一艘极地考察船“雪龙”号11日上午10时许驶离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考察专用码头,搭载着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员启程奔赴南极。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由251名队员组成,包括长城站考察队员60人,中山站考察队员84人,昆仑站和格罗夫山内陆考察队员30人,南大洋考察队员13人,国际合作2人以及船员等随船人员62人,这是除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一次,其中166名考察队员乘坐“雪龙”号从上海港出发,其余人员将在沿途登船或乘飞机前往南极。

  按照计划,“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后,将经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港停靠补给后,到长城站卸运物资,再经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加油、加水补给后,到中山站卸货。在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后,拟定于2010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领队袁绍宏表示,在为期近180天的考察期间内,考察队将执行59项科学考察任务,是中国南极考察历史上任务最重的一次。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的常规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外,将重点进行昆仑站和格罗夫山的内陆科学考察。

  我国于2009年初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考察队员将进行深冰芯钻探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昆仑站构筑深冰芯钻探的场地,同时继续开展中山站至冰穹A断面的冰川学观测、冰穹A天文台址测量和天文观测以及测绘学考察,并将完成昆仑站的二期工程,包括安装调试污水处理等设备。

  【本报讯】据中新社报道,3位台湾科研人员首次参与中国南极考察项目。

  3位台湾科研人员是来自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的研究员林家兴、郭富雯以及台湾正修科技大学微量研究科技中心采样工程师许廷炜。他们将利用南极考察的机会开展“极地海洋生物所含生理活性物质”等研究项目。据悉,台湾科研人员将在“雪龙号”途经新西兰时搭乘该考察船前往南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