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辣评 “先诊疗后结算”原来如此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6:32  大众网-齐鲁晚报

  

辣评

  漫画 李华

  在设计制度时,卫生部门把自己不吃亏作为基本出发点,替患者考虑得却很少,这样的措施怎能获得公众认同呢?

  看了媒体“卫生部将试点门诊急诊先诊疗后结算”的新闻标题,笔者以为医改终于走上了“患者本位”的正道,可往下看,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副处长焦雅辉告诉记者,将实行的“先诊疗后结算”,医院可对每位病人收取押金,并设置独立的信息识别码。病人每接受一次诊疗,信息系统就会自动从押金中扣除相关费用(10月10日中国广播网)。

  看来是笔者自作多情了,居然把“先诊疗后结算”理解成“先救人后付钱”。卫生部门可是一点不糊涂,人家想的是“先收押金后诊治”,急诊归急诊,但没钱还是看不了病,等钱到了,说不定人已经没了。显然,这样的制度设计还是以医院为本位,而不是以患者为本位的。因为只要押金在手,花多少钱,如何结算,自然全由医院说了算,不怕患者及家人不就范。

  这些年来,医改一直饱受诟病,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面对这样的情况,卫生部门感到既委屈又不解,透过这次卫生部门隆重推出的“先诊疗后结算”不难看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在设计制度时,卫生部门把自己不吃亏作为基本出发点,替患者考虑得却很少,这样的措施怎能获得公众认同呢?

  医疗卫生事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医院不能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这次试行的“先诊疗后结算”,又是把医院的利益放在了首位,还是重复了过去的老毛病。如此蹉跎下去,何时是个了局?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