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轮胎三兄弟”谈“特保案”: 办法总比困难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6:32  大众网-齐鲁晚报

  

“轮胎三兄弟”谈“特保案”:

  双星集团副总裁生锡顺

  

“轮胎三兄弟”谈“特保案”:

  玲 珑 集 团 党 委 副 书 记张 琦

  本报济南10月11日讯山东是轮胎生产大省,涌现出了不少国内外知名的轮胎生产企业,仅“山东60年60品牌”中就有三大轮胎企业成功入选,它们分别是玲珑集团、华勤橡胶和双星集团。“轮胎三兄弟”聚会颁奖典礼,在为各自企业感到兴奋和骄傲的同时,也都不约而同地谈起了大伙儿共同关注的“中美轮胎特保案”。

  谈到“特保案”的影响,“三兄弟”几乎异口同声:虽然有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大,因为“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就拿我们华勤橡胶来说吧,2009年我们的计划是销售收入过百亿,到8月底其实就已经达到105.5亿元了,提前4个月完成了任务。”说到这儿,出席本次颁奖典礼的华勤橡胶代表、办公室主任颜峰显得很是兴奋:“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156%,出口创汇增长了126%,增长势头可谓非常迅猛。”

  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记者了解到,虽然“特保案”对中国轮胎企业的影响都一样,但各企业应对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同为轮胎出口大户的双星集团,采取的是“内外兼修”的方法:一方面积极寻求新的海外市场,弥补“亏空”;另一方面迅速调整内部产品结构,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考验的是一个品牌的含金量。目前来看形势很好:以前我们的半钢胎日产能从来没有过万套,现在已经突破了1.2万套,是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双星集团副总裁生锡顺告诉记者。

  “虽然中国轮胎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但过剩是相对的,玲珑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不会因此止步不前。”玲珑集团党委副书记张琦认为。记者了解到,玲珑集团不仅没有减产反而逆势而动:9月26日,玲珑集团同时启动了5个项目的奠基仪式,其中就包括一个年产1200万套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项目,累计投资将超过4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建成后,玲珑集团将成为高性能轿车子午胎的亚洲最大生产基地,年产能突破3000万套。

  “目前世界前三大轮胎品牌就占据了全球六成以上市场份额,相比而言,中国轮胎的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张琦告诉记者,当前最需要的,其实是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争取更高端的市场。“应该说,‘特保案’更坚定了我们转型的信心和决心。”他说。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