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羌族舞蹈诗剧《大北川》震撼蓉城

  

羌族舞蹈诗剧《大北川》震撼蓉城
《大北川》再现“敬礼娃娃”被救出的场景

  “山是一幅画,水是一幅画,高高的羌寨啊,那是我们的家……”昨晚8时,创作历时一年多、耗资近千万元的大型舞蹈诗剧《大北川》在成都锦城艺术宫上演。诗剧通过一对深埋在废墟下的羌族青年恋人依娜和古玛获救,与北川人民一起建设美好新北川的故事,以美轮美奂的艺术手法,演绎了人类不朽的大爱和生死不渝的爱情。在成都演出后,该剧计划在全国巡演,表达灾区人民的感恩之心。

  震撼6分钟内数次落泪

  暮霭中,极具立体感的羌族碉楼在群山环绕中若隐若现,空旷的山间传来一阵羌族男孩的歌声。耗资500万打造的仿真舞台景观,配合原汁原味的羌族音乐、服装等民族原生态符号,令人大为震撼。

  踏着满地红叶,一位羌族小女孩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和着悠扬的旋律,抗震救灾中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在舞台上重现。地震后,中断的通讯令许多人四处寻觅走失的亲人,很多人在广场上贴下留言条:“孩子,我们都很平安,你赶快回来。”此刻,舞台的另一角,一位年迈的阿妈背着儿子的尸体静静地赶路。男演员身体僵硬,扮演老阿妈的演员与“尸体”突然同时跳起双人舞,仅仅6分钟的表演时间就有观众数次掉下眼泪。

  精心一流团队耗资千万

  整个演出过程中,剧组120余名演员用动人的肢体语言讲述了地震前后发生在北川的一切。全剧22个舞段,利用多媒体及灯光特效,营造了五千年羌文化发展演变的广阔时空,艺术再现了云朵上的民族历经迁徙,饱受磨难顽强前行的心路历程。

  《大北川》剧团团长、总导演助理陈霞介绍,《大北川》以地震中北川羌族自治县“生死恋人”贺晨曦和郑广明夫妇、一对农村羌族夫妻背遇难儿子回家等故事为原型,讲述了一个个感人事件。创作历时一年多,十易其稿,耗资近千万元。剧组荟萃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一流的编、导、演及舞美、音乐、服装、道具人才。“我们希望通过表现一种震不倒、折不断、压不垮的民族精神和人间大爱,让人们走近羌族,深刻感受五千年羌文化神韵和这个鲜为人知的民族生生不息的坚韧性格。”

  感恩全国展演落脚北川

  “《大北川》将采取绵阳首演、全国展演、落脚北川的方式,带动和激活北川的文化旅游市场。”今年冬天到明年,《大北川》将到援建省市和海外部分国家、地区作感恩巡演。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部长邱明君说,“我们初步规划北川新县城建成后,将启动《大北川》入驻北川新县城或北川遗址公园,进行实景演出,借此逐步打造一个羌文化主题产业园区,并带动羌绣、餐饮等衍生产业发展。”记者陈颖摄影刘亮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