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路桥骄子——青海正平集团以创新促企业发展纪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6:48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从创业初期16万元的资金,到今天拥有总资产4亿元;从组建时只有5个人的私营小企业,到今天拥有1250名员工和22家分公司的民营集团;从承建几百万的第一个公路项目平安上滩湟水河大桥,到今天成功接手3亿多元的共和至茶卡高速公路施工重任……在15年的风雨历炼中,已经成长为集公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交通工程施工和公路波纹管制造、金属构件加工、工程劳务作业、机械租赁为一体,年产值15亿元的经济实体,并从2004年起,连年荣膺“青海企业50强”称号。

  “从1994年开始创业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想着要把‘正平’路桥的品牌做起来。”谈及青海正平集团的创业史,董事长金生光的话语里带着一种自信。正是秉承“一体化渗透”的经营战略,今天的正平集团不仅做大、做强了青海省正平公路桥梁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这一主体企业,而且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使以青海蓝图公路勘测设计有限公司、青海金运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路拓波纹管制造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不断将路桥产业的触角伸向纵深。截至目前,集团已累计完成等级公路施工建设里程1800余公里、桥梁120多座,监理三级以上公路1300公里、桥梁58座,高速、一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里程1500公里;且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工程设施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省的公路、铁路、桥梁、建筑、化工等领域。

  2007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一些经济实体遭受了打击和重创。以路桥建设为生的青海正平集团,面对较为单一的产业,决心在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上实现突破,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整体抗风险的能力。集团紧紧依托我省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政策优势和政府服务优势,一方面从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入手,将原来的16个分公司一分为四,形成了现在的22个子公司,并由子公司自行管理,自负盈亏,开源节流,向“专”、“精”、“细”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整合内部资源,发挥集团优势,突出路桥主业、两翼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并先后成立了青海金阳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金阳光特种钢材股份有限公司和青海金阳光投资有限公司,在抓好主业发展的同时,开始向高科技产品制造、矿业投资、资本运营等领域进军。

  经过1年多的市场调研和缜密论证,一期投资2.5亿元的“年产600万平方米节能灯用高性能、高压化成箔自动生产线项目”和投资10093万元的“高强度钢拉杆、锚杆生产项目”陆续于今年3月、9月“落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这两个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为集团当前应对经济危机带来了“及时雨”,而且为集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预留了广阔空间,预计建成后可为集团新增40%以上的产值。更为可贵的是,已列入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的“高强度钢拉杆、锚杆生产项目”,是集团首次从源头做起,从科研阶段介入的高科技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申请专利,集团享有该专利三分之一的所有权,并被确定为该项目的“生产示范基地”。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青海正平集团从长远发展着眼,采取柔性用人机制,吸引了一批技术、管理人才纷纷就职集团重要岗位,成为集团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集团还加大了对自有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一方面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每年拿出十几万元在青海省交通学院举办强化培训班,以提升员工素质;另一方面鼓励职工自学成才,使百余名企业领导及员工先后上了函授大专、进修工商管理学术研讨班等,并对成绩突出者破格晋职,从而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集团的后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带动能让一个人、两个人,十个人,百个人……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这是青海正平集团自创办之初就确立了的企业宗旨。15年来,公司先后拿出110万元,积极投身我省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并发动员工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赠现金12万余元,选派精兵强将及施工机械赶赴灾区抢险救灾,其费用折算下来高达103万元。集团还在为全体转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养老、医疗等“五金”的基础上,积极联系安置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1500多人次,年均安排农民工近3000人。 (作者:星子)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波纹管 产品结构 化工 节流 一批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