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浅议循环经济与质量之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6:54  青海新闻网

  循环经济发展与质量是密不可分的,讲循环经济必须讲质量,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没有质量支撑的循环经济难以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是不能持续发展的。处理好循环经济与质量之关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战略性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循环经济事关科学发展质量

  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抉择。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中要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我们要从自然与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努力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循环经济是不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经之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生态与资源的矛盾日益凸现,资源和环境的支撑难以为继,国家环境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从我省的发展实际看,虽然是一资源省份,但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与资源利用效率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以资源的大量消耗、高耗能、环境的大量污染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已经成为时艰,循环经济势在必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是我省发展的惟一出路。通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科技攻关,综合利用资源,延长产业链,从数量型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财富增长,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质量共赢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质量密切相关

  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正确理解循环经济与质量的内在关系是十分必要的,理清思路,准确把握循环经济发展的质量现状,有效推动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

  循环经济与质量目标相统一。科学发展观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好”和“快”就是讲的“质”和“量”的问题,追求高质量的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与时俱进的一种新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经济发展之路。把资源节约与有效利用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起来。它与质量目标一致,并依赖质量提升循环经济的运行质量,是为了促进科学发展的一种模式。

  循环经济与质量追求卓越。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反映发展水平;循环经济是一种发展模式,同样反映发展水平。提高质量和发展循环经济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国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提高发展速度和水平参与国际竞争。这些都离不开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质量。

  循环经济与质量本质相一致。质量涉及大众、事关民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可以说质量直接关系安全,安全直接关系稳定,稳定直接关系和谐。循环经济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必须关注质量、狠抓质量、提升质量,从而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实践证明,没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增长,不讲质量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会导致循环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难以持续。

  三,进一步明确循环经济发展基本任务

  发展好循环经济,我省首先应建立起生态化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加强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改变过去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三重三轻”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能”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发展好循环经济,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加强可再生资源项目建设,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强化重点企业监督管理,组织企业大力开展标准化试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开展节能降耗,着力淘汰落后产能、落后技术和落实标准,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我省循环经济要以质量工作为支撑

  要加强法制保障。发展循环经济,法制保障是前提。要依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法规和制度,从招商引资、制定规划、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法人的职责,落实责任追究,进一步规范、推动我省循环经济建设。

  要加强监管力度。制度要落实,监督是手段。加强环境执法,促进企业、产品采用环境友好技术,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新建项目中,要提高环境和资源利用准入门槛,从源头严格把关。对于“三高一低”企业,加大治理力度。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要建立和完善优惠政策,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的企业在经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鼓励,建立环境标志、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要做好示范引路。根据生态立省和质量兴省建设目标任务,探索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切实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示范试点,组织好“企业良好行为规范”和“能源量化管理”试点工作,总结推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全省工业循环经济全面发展。

  要加强标准技术。要按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建立和完善我省专业标准化研究技术机构,努力形成专业标准化研究与龙头企业积极跟踪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机制,在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同时,及时将自主知识产权、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融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提高我省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

  要加强计量支撑。进一步完善企业有关能源计量的规章和办法,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组织对高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和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用能单位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适时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帮助用能单位对能源计量检测数据有效应用,保证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可靠,计量准确。

  要加强技术保障。要围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筹建国家盐化工、有色金属、藏毯等检测中心,确保重点企业检验检测的需要,做好质量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人才培训、法律法规咨询、提供标准、检验检测、委托检验等服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品牌,以自主创新促进名牌建设。

  要宣传先进理念。引导企业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促使企业不断吸收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积极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不断创新,促进循环经济持续发展。

  (作者系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忠诚)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化工 标志 引资 优惠 藏毯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