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久耕获刑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6:59  大河网-大河报

  □王毅

  备受关注的原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受贿案,10日下午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财产人民币120万元,受贿所得赃款予以追缴并上交国库。(详见今日本报A13版)

  因为“天价烟”事件而为世人关注,进而为有关部门立案调查,直至最终因受贿而获刑,周久耕的官场轨迹以一个戛然停顿的方式,为贪官的共同命运进行了一次最生动的诠释。当然,这些看似热闹的内容,不过是些浮于真相表面的东西,而真正潜于水底的,却是周久耕是第一位因网络反腐而东窗事发的知名官员。如果站在网络反腐的高度去反观此次周久耕的获刑结果,那么无疑在周久耕获刑的背后,还蕴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

  首先,周久耕获刑是网络反腐的胜利。如同此前许多涉及官员的案子一样,周久耕事发,源自于一张网友们人肉搜索出来的照片,倘若周久耕没有说出那一番令众多网友们厌恶的话语,那么无疑周久耕的事发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虽然从大的方向讲,周久耕获刑是一种必然,但若是从细节来看,周久耕的事发却充满着偶然因素。

  其次,应该看到的是,虽然周久耕成为网络反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但网络反腐的渠道还并不是非常畅通。网络反腐依然还是个非常新的课题。如何在新时期下,更好地发挥媒体和民间监督作用,从而让公众的监督起到应有的作用,当成为相关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

  再次,周久耕因网络反腐引起纪检部门注意进而获刑,也再次提醒有关部门,一个连网友凭着照片都能看出问题的官员,为何在我们的相关监督部门的眼中,却没有任何警醒与察觉,这是否表明,虽然我们有着对官员的监督制度,但在某些时刻某些地点,这些监督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毕竟,网络反腐既需要畅通的渠道呼应,更需要网友们具有相当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从这一点而言,周久耕的获刑,其实充满着非常偶然的因素,而必然的成分少了许多。据说,一个周久耕倒下后,全国相当一部分官员因此不在公开场合抽高级烟戴高级表,这意味着某些官员已经从周久耕下课的偶然因素中获得了警示,要想揪出伪装能力更强的贪官,有关部门当充分调动各种反腐手段,显然网络反腐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新手段。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