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蔡斌何来苦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7:36  大众网-大众日报

  □新华社记者 史春东滕军伟

  在章丘体育馆一个角落里,蔡斌默默地看着球,他不愿接受更多采访,说更多的话。记者问起他观赛感受:“有让你满意的新人吗?”“全国的女排队伍都在这里了,我是来考察队员的,看看有没有表现不错的新人。”蔡斌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没有再把话说下去。

  第十一届全运会女排比赛正在此间激烈进行。四年一度的全运会,各省市女排出征队伍经过精心挑选,接受大赛检阅,这些队伍的表现和能力,代表着中国女排队伍的未来发展与走势。

  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摘铜,这对年龄偏大、伤病颇多的这支队伍已经是发挥到了极致。

  翻开第十一届全运会女排报名册,全国12支参赛队,各队大名单中多的报满18 人,少的也有12人。在这批球员中,“八五后”的球员多成为各队主力。而新人数字却相当不理想,“ 九零后”出生的球员仅有 39人,占总人数的21.08% 。

  在蔡斌的中国女排球员中,平均年龄仅为21.8岁。蔡斌关注新人、看重高度成为他用人标准之一。但全运会上各队与新中国女排队员在年龄段上能够相呼应的人太少。

  这届全运会,一半的队伍还有“七零后”的“老人”,其中年龄最大的队员达到35 岁多。争冠军的天津、辽宁两队总共只有一名“九零后”球员在名单上。

  大赛是新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何全运会队伍中少了新兵?

  解放军队的一位知名教练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用新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太难了。主教练上后,他要准备全运会周期,一切围绕全运会,如果不出成绩,就极可能要下课。而磨炼新人至少要五六年的时间,他会怎样面对这个难题呢。

  天津队主教练王宝泉在半决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为何小将上场人少”的问题时,他急了:“队伍要成绩我不敢冒太大的风险!”

  胡进在中国女排几进几出,最后在四川队任教。川军的“九零后”队员占了三分之一,队伍中最小的队员只有15岁。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新人不上场,哪怕是站在场上也是一个锻炼,一种感受,一名球员不打全运会可能就上不了一个台阶。”

  年轻化是世界排球发展的趋势,但在国内,各队面临着同样两难的问题:出成绩的压力和用新人的风险。

  这届全运会女排比赛上,各队年龄数字危情的红灯已经亮起。 (新华社济南10月11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