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7:36  大众网-大众日报

  □中共济宁市委书记 孙守刚

  省委“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是对强省战略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对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对引领全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济宁的资源禀赋、区位特色和比较优势,围绕“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基调不动摇,全面展开发展新布局,努力增创竞争新优势,成为山东向南参与竞争合作的战略支点,争当淮海经济区发展排头兵,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拉开大框架,打造中心城市。围绕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从三个层面拉框架、展布局。一是大力度展开基础设施布局。以路为“纲”,全面推进市域大交通体系建设,在全市构建“一环(机场至峄山的南外环)三线(京福、日东、济徐)贯通,四大节点(机场、京沪高铁站、运河港口、陆港)辐射,五大板块(济兖邹曲嘉)互融”的大交通网络,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二是全面拉开中心城市框架。以更大力度实施中心城区“东拓西跨南联北延”,将城市主中心南移,集中突破“北湖生态新城”建设,力争三年成规模、五年出新城,打造展示济宁形象的示范板块。同时,在东部建设“科技新城”,在北部重点开发“济北新区”,向西开发建设“运河经济带”,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规模、功能和品位。三是加快组团城市融合发展。坚持“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建设”四位一体,推进“济宁城区、兖州、邹城、曲阜、嘉祥”五大板块融合相向发展,构建“半小时核心都市圈”,打造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组群结构中心城市。

  培植大产业,提升产业实力。优化国土开发和生产力布局,加快培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培育能源工业、煤化工、装备制造和食品工业“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煤化工基地。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主攻方向,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三新”产业,打造高端技术、高端制造、高端服务“三高”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科技信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五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打好“文化牌”、“孔子牌”,加快建设儒家文化、佛教文化、水浒文化三大文化产业聚集区和运河文化产业带,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使文化成为济宁靓丽的标识和名片。

  建设大生态,实现绿色崛起。编制“城乡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评价体系“三大体系”,系统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走出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并举共兴的新路子。加快实施总投资 130亿元的环南四湖大生态带规划建设工程,造绿、 造水、造园、造景,构建山清水秀、森林环抱、河湖湿地、美景天成的生态城市图景,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打造江北生态休闲度假的首选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