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体“生物钟”之谜破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7:36  大众网-大众日报

  日前英美科学家联合在《科学》期刊上撰文称,他们已经找到了实验鼠的大脑中操纵生物钟走向的基因“per1”,并基本摸清了生物钟的“秉性”,按照这样的研究思路,不久就能制造出能有效缓解时差的药物,并进一步在癌症、情绪失常、 老年痴呆和内分泌失调等与生物钟紊乱有密切联系的疾病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物钟紊乱不得了

  综合英美媒体 10 月 11 日报道,除了在医学领域的巨大利用前景,了解大脑生物钟的运作原理和方式也能帮助飞行员、媒体从业人员等经常需要值夜班的人们保持清醒良好的精神状态。

  众所周知,人体中司管时间的系统被称为“生理节律”,也就是俗称的生物钟。它帮助我们的身体维持住一个基本的运作规律,何时吃饭、睡觉、醒来;何时进行身体的其它一些机能。

  进行此项生物钟研究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还告诉我们,其实更重要的是,生物钟还与我们的消化、泌尿、体温和血压等更重要的生理机能和指标有关,而这些又恰恰与癌症、精神科疾病、心理障碍、老年痴呆症等困扰人类已久的顽疾有着极密切的联系。因此,生物钟紊乱是人类健康大敌,绝不可小觑。

  基因“per1”来指导

  科学家介绍称,大脑中控制生物钟的那片区域叫做“ 视交叉上核”(简称SCN ),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人类大脑中 SCN 所在的那片区域也正处在口腔上腭上方,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很难在人类大脑的那片区域做实验,因此此次研究只能在实验鼠身上进行。

  科学家表示,经过多年不懈地找寻,他们终于在SCN 区域找到了两种功能完全不同细胞,操控哺乳动物生物钟的“per1”基因就在找到的“生物钟细胞”中,而另一种“非生物钟细胞”的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

  曼彻斯特大学的皮金斯教授告诉记者:“ 这是我们首次在基因层面上了解到SCN 的作用机理。根据此项研究,我们就可以直接制造出能有效缓解时差不适症状的药物,让这种药物直接作用在‘per1’基因上。”

  颠覆先前所有猜想

  此次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突破在于,它完全颠覆了医学界以往对于生物钟活动的猜想。以前医学界认为,SCN 的两种细胞会在白天一直不断的发出电脉冲来调节人体时钟,晚上就慢了下来。

  而参与这次研究的密歇根大学博士生狄克曼介绍称:“我们的研究证实,这两种细胞从傍晚时分才开始集中发射电脉冲,晚上停下来,第二天日出时再接着发射,在整个白天中SCN 细胞都不会再发射电脉冲,而只是将其保持一个活跃性的状态。”狄克曼打比方说,这就好像你打着了一辆汽车,引擎也在隆隆轰鸣,但就是不一踩油门开出去一样。

  密歇根大学的数学家弗格教授十分看好这项研究的前景,他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细胞和基因的存在,接着去就是要破解基因密码,解读基因片段中包含的信息。知道了SCN 如何发射生物钟信号,我们就能对其进行调节,继而在与生物钟紊乱有关的一切疾病的诊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梁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