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草原深处气象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8:06  青海新闻网

  ——海晏县青海湖乡同宝村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实现新变化

  青海新闻网讯

  走进金秋的同宝草原,成群的牛羊在蓝天白云下低头觅食,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个牧民的脸上。作为全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村,半年来,通过学习实践科学观,海晏县青海湖乡同宝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保护生态、帮扶解困、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推动了新牧区和和谐社会建设。牧民们说:“这是坚持科学发展的结果。”事实表明科学发展的理念已经在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调整结构谋发展

  同宝村是一个纯牧业村,草场是广大牧民群众赖于生存的基础。曾几何时,大家把致富的途径放在多养牲畜上,这样一来,群众的收入上去了,草场的压力增加了、草质下降了,而且草场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时,

  有群众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考虑眼前还是着眼长远,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通过多次的争论,大家形成了共识: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走科学养畜的发展路子。

  说干就干。村支部立足幸福滩地区高山草甸的优质牧草和适宜养殖牦牛的地理环境,提出“减羊强牛”的发展措施,即减少绵羊数量,大力发展牦牛养殖,通过牦牛提纯复壮,优化牦牛个体生产性能,把减羊减少的收入,从牦牛提纯复壮和提高牦牛母畜比例来弥补,达到既保证群众收入,又有效减轻草场压力的目的。党支部书记夸什才介绍,该地区的羊数要从16000只,减少到8000只,3600头牦牛母畜比例从原来的73%提高到85%。而且计划利用三年时间,从大通、玉树等地引进含1/2野血牦牛种公牛1000头。根据海滩地区草场沙化严重的实际和紧靠沙岛、白佛寺景点的优势,提出“减牛强羊”和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措施,即减少牛的数量,大力发展藏系羊本品种选育,以提高母畜比例为主要手段,加快牲畜周转,并发展羔羊经济,暖棚经济,在保证群众收入的前提下,减轻草场压力,同时组织引导群众通过参与旅游业,弥补减牛减少的收入。

  保护生态谋长远

  “过载放牧,破坏草山,是在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夸什才说起这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试点中群众形成的共识时,这样说道。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同宝村的群众要在保护生态与发展畜牧业中走出一条协调发展的路子,破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难题。他们积极推行划区轮牧,草场围栏建设与划区轮牧饲养配套,使草场得到修养生息,增强草场自然恢复能力,确保草场不退化不沙化。同时,他们发展“暖棚经济”、“羔羊经济”,加快牲畜周转,既增加收入又减轻草场压力。去年全村出售牲畜16595头只,商品率达到39.4%。今年到目前,出售牲畜11200头只,其中羔羊1800只,育肥贩运牲畜5680头只。牧民群众逐渐形成了“精养优饲”的新理念,克服了“惜售”的老观念,增强了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不再饲养“长寿”畜。在此基础上,利用整治村容村貌之机,由村“两委”成员带头,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草场治理,拆除旧棚圈、破损垡墙和其他乱搭乱建建筑上万平方米,拣拾垃圾10余吨。另外,还完成草场灭治地上鼠1.2万亩,高山柳灭虫3万亩,植树造林0.2万亩。村主任达仁青说:“草场是我们的命根子,我们现在着力在牲畜的优良品种上大做文章,饲养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的牲畜,这样既保护了草场,又增加了收入。”

  扶贫帮困解民忧

  为了给妻子治病,卖完了牲畜的鲁小青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年村上的扶贫帮困协会,给他家借了103只生产母羊。三年时间内,这103只生产母羊,所产的羔羊归他,所产的羊毛归他,三年后只要他归还这103只生产母羊就行。这是今年该村学习实践活动中成立的扶贫帮困协会,为解决贫困问题采取的实实在在的举措。村党总支为了彻底解决以往“今年扶,明年返,后年回到原模样”的状况,积极探索滚动扶贫的新路子,成立了以党员为主体、部分老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参加的扶贫帮困协会,每个会员力所能及捐献出2至3只生产母羊,然后统一借给贫困户。三年之后,贫困户只归还生产母羊,所产的羔羊、羊毛归贫困户。目前,协会已捐出生产母畜205只,定点帮扶2户。今年3月初的一天,因受大风恶劣天气的影响,牧民尕拉科的49只瘦弱羊被其它羊踩踏致死,刚刚脱贫的尕拉科一家又陷入了困境。村党总支又发动广大党员和群众为尕拉科捐款捐物,不到半天时间,大家踊跃为他家捐羊65只,捐牛3头,捐款300元。像这样的献爱心活动,村里已组织了近十次,累计捐牲畜69头、捐款3000多元。该村推行的这种“以羊繁羊,定户帮扶,二年脱贫,三年致富”的扶贫模式和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既显著增强了扶贫帮困的效果,又有效推动了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发展协会促带动

  为了切实改变传统畜牧业低产、低效的状况,同宝村结合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域特点、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着手组建各种协会,走“协会+牧户”的路子。去年,在幸福滩地区组建了牦牛养殖协会,在海滩地区组建了旅游协会。为了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对协会的领导,规范协会的运行,发挥协会的组织服务功能,同宝村设立了党总支,并在两个协会以“支部+协会”形式直接设立了两个党支部,分别由村党总支书记和村主任担任支部书记。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总支将增强这一基层组织新模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重点,在统一思想,理顺关系,完善制度,拓宽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牦牛养殖协会支部着力在引导群众加大种畜串换力度,提供养殖、销售一条龙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养殖热情。目前,入会会员21户,牦牛养殖规模达2700余头。旅游协会支部依托沙岛景区,在组织牧户经营骑马、沙滩摩托等娱乐项目方面上下功夫、搞服务,增加了群众收入。目前,参与旅游项目服务的会员53人,年人均收入5000元。青海湖乡党委书记尕玛才旦说:“随着牛羊育肥、牦牛提纯复壮等工作的全面展开,生产与资金、技术、信息咨询、市场销售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而协会有效地帮助牧民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说两个协会的引导服务作用功不可没。”去年协会积极与青海裕泰畜产品有限公司及刚察羊毛收购点代理人联系畜产品出售,并设立收购点,方便农牧民群众出售牲畜,解决了销售难问题,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了公司和农牧户的双赢,增加了群众收入。协会还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市场牛羊价格走向,降低了群众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协会还提供技术服务,及时邀请州牧科所、县兽医站等部门专家给群众讲授科学饲养技术,讲授畜疫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科学养殖水平,培训群众20余次400多人。协会的成立壮大了经纪人队伍,发挥了能人带动效应,使更多的群众走向了市场。截至目前,该村各类经纪人由两年前的15人增加到40人。

  文明新风促和谐

  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同宝村围绕提高村级组织发展生产、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维护稳定、凝聚人心的能力,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依托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设立了“便民服务站”,村“两委”建立了偏远地区党员群众意见征集和反馈机制,对交通不便地区群众的意见定期分片走访,进行收集,能解决的由村“两委”给予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在县乡集中开展现场办公时集中解决,从而畅通了便民服务渠道。期间,走访群众40余户,受理事项17件,村里解决14件,向上反映3件。为维护稳定和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组织引导群众分片组织成立巡逻队,不定期在定居点巡逻检查,同时还将辖区内两所寺院的97名僧侣全部纳入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对象,有效推进了寺院社会化管理工作。同时,把学习实践活动中成立的群众监督评议小组工作常态化,进一步完善功能,对村“两委”工作和党员承诺等各项事宜长期进行监督评议,如在扶贫协会组建过程中,形成建立协会的思路后,群众监督评议小组及时督促完成了组建工作,做到了立言立行。针对赌博已经成为一些农牧户致贫的实际问题,同宝村先后召开2次禁赌大会,与10余名涉赌人员签订拒赌承诺书,赌博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净化了村风。村党总支还每年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已评选各类“文化中心户”24户,“十星级文明户”146户。充分发挥全省第一家“文化中心户”的作用,组建了马术队、拉伊演唱队等群众文体组织,每年从村集体经济中拿出4000元,组织群众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和牧闲时节开展农牧民运动会和文艺表演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特别是“西海雄鹰马术队”在全省第四届民运会等各类重大活动中的精彩表演,更使同宝村名扬八方,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赞扬。

  (作者:王志庆才项什姐刘海云郭晓青)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娱乐项目 牛养殖 风险 市场信息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