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观点PK

  目前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毕业的一个必备条件,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10月11日《成都商报》)

  简单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不可取

  陈才

  毕业论文,首先是对四年大学学习的一种检验,尽管这种检验的方式需要完善,形式需要多样化,但这一检验环节本身却是必要的,否则,“宽进严出”便是一句空话。必须承认的是,无论毕业论文这一制度设计本身有多少问题,也不能抹杀其积极意义。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也是培养大学生独立工作和综合思考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中做调查、收集资料、分析第一手资料等过程,对学生锻炼很大,这一点“过来人”都不难明白。

  很多人说现在的本科生论文“太水”,因此不如取消,不过我更要问,到底是何种原因造成论文质量下降?显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拿教师来说,根据相关规定,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论文指导次数不少于3次,以保证指导的时间和质量,有多少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学校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让学生尽快毕业、就业,对毕业论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形纵容了论文“注水”,这又该怪谁呢?在现实条件下,取消了本科毕业论文,又应该用何种新的制度来替代?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如果仅仅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取消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无异于因噎废食,“倒洗澡水连婴儿一起倒掉”。无论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还是硕士、博士生毕业论文,都需要在方式的完善和形式的多样化上做文章,而非在缺乏行之有效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的情形下,简单加以取消。

  毕业评价机制可多元化

  王传涛

  地球人都知道,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毕业评定环节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所以,毕业论文往往被称作“学位论文”。这种体制之下,我国论文数量与日俱增,单单本科学士论文,我国就以615万份/年的数量批量生产。每年每个学校都会产出一座高大的论文山,而外界对“论文大国,学术小国”的诟病也在所难免。

  这个时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能够提议“删除毕业论文”,则显得难能可贵。虽然,取消毕业论文之后的毕业设计仍然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但从减少文字垃圾、减少学术抄袭的角度而言,这显然是一种进步。更重要的是,四川大学新闻系找到了一条适合本专业学生毕业评价的标准,发表一定数量的新闻作品将更有利于学生们的成长。本科教学应该是一种基础教育,扩招本科生本就是为社会培养大众人才、而非让他们搞学术研究的,指望每年615万本科生全体搞学术研究或是理论创新只是一种空谈。

  这种进步虽然仅局限于四川大学新闻系一隅,但毕竟开了一个好的先例——那些体制内的墨守成规者,该反思一下论文成山背后的实质问题了;那些以“中国论文数量全球第五”为炫耀资本的人们,也是时候收回那份虚假的尊严了。 一个优秀的教育体制,是会摒弃一元化评价机制的。打破毕业论文这种一元化的评价机制,也终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变革。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