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虚假“获奖通知”何以招摇过市

  新闻背景:

  江苏省扬州市的画家吴高龙十多年来每年能收到300多个国家级书画比赛“大奖”的获奖通知,而他并未参加过这些比赛。让他想不到的是,他刚从江都乔迁新居到扬州1个月,消息灵通的“大奖”组委会就把50多个获奖通知寄到他的新住所了(据10月9日《扬子晚报》)。

  点评:

  以颁发获奖通知、论文入选等形式骗取钱财,早已成为一些人的生财之道。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虚假的“获奖通知”何以能招摇过市?

  一些人可能是因为获奖心切被蒙蔽了眼睛。从某种意义上讲,获奖是对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的肯定。与此同时,获奖也是一种荣誉,甚至会成为晋升职称、发展仕途的资本。因此,当收到所谓获奖通知时,一些人常常因获奖心切而失去了应有的判断能力,迫不及待地将“相关费用”寄给对方。扬州这位画家,也曾因获得“金奖”的通知,而给某“组委会”寄去1000元相关费用,结果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正是因为屡屡有人上当,虚假获奖通知的骗局才会愈演愈烈。

  也有人明知虚假“获奖通知”是骗局,但是却不愿意和造假者较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这种造假的行为,让造假者有恃无恐。试想,凡是遭遇此类诈骗的人,如果在自己“坚决不上当”的同时,放弃“与己无关”的想法,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与行骗者较真,那些假冒获奖通知的诈骗者,还能招摇过市吗?

  不过,归根结底,社会上虚假“获奖通知”能够大行其道,与有关部门打击力度不够有关。倘若有关部门对这类诈骗活动,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并通过网站、媒体等渠道广泛征集举报线索,对违法者作出应有的处罚,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惩处,看谁还敢再去玩这种骗钱的把戏!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