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制“名牌鞋”,“糟卤牛皮”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8:51  解放日报

  第二天中午12点24分,车到西安,停6分钟,邮件交换量近600袋。

  卸货、装货、计数、归堆,整个过程好像打仗。门刚拴上,列车一震,缓缓启动。韩立祥这才发现,右膝不知何时擦破了一块皮。

  过了西安,剩下的基本都是大站,间隔时间长,林波涛和两个组员终于有了时间和记者好好交流。“我块头大,嗓门响,所以,地面局包括其他班的人都叫我们‘小胖子班’。”林波涛说。

  这个1978年出生的年轻人,1992年踏上列车押运岗位,1994年开始跑沪乌线,2003年竞聘为15班班长,2006年获评2004—2005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2007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林波涛谈的最多的还是这个班组的光辉历史。在他之前,胡栋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沪乌15班班长,曾获评上海市劳模、邮电部先进生产者;蒋志文,上世纪八十年代沪乌15班班长,曾三度获评上海市劳动模范,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这些“好班长”的带领下,沪乌15班一直是邮运线上一块响当当的“牌子”,多次获得上海市劳模集体称号。

  “我在这个班做班长,压力特别大,没有任何退路。”车过张掖,窗外的青山绿水变成茫茫戈壁,林波涛说:“到处都是荒漠,看了十多年,眼睛都花了。只得一直把窗帘拉上。”

  单程两天两夜,往返就是96个小时,漫漫长夜,生活区加上前后两个工作舱,所有面积不过一节火车厢,都是年轻人,寂寞和单调让人抓狂。

  林波涛向记者展示班里的“系列装备”:

  手电筒———夜晚停车交接,备电筒一支,开车前在邮政车厢底的铁轨上扫射一番,就可避免邮袋遗落月台。

  口罩———几乎密闭的邮车,“翻”邮袋时带出大量灰尘始终弥漫在车厢里,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