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晾衣架五次选址 休闲椅三易图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8:51  解放日报

  这几天阳光灿烂,家住真如镇清涧八村71号底楼的周寿珍阿婆每天抱着被子到户外晾晒。她对前不久小区里统一安装的新晾衣架感到很满意:“我们居民全程参与‘晾衣架工程’,造型、选址、移位都听取我们意见,当然称心合意。”

  过去,清涧八村流传着两句居民自嘲顺口溜:“清八好比联合国,外面飘着万国旗。”“万国旗”,指的就是随处可见的乱晾晒衣物。该小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底楼住户把晾衣用的天井改造成居住空间。此外,一楼二楼普遍空气潮湿、采光不好,居民只能把被子搭在冬青树上晾晒。有时为抢到一块阳光充足的好地方,大家隔夜在两棵树中间拉起绳子,引发许多邻里纠纷。

  类似晾晒难这样的问题存在于许多老小区。今年年初,包括清涧八村在内的一批老小区完成了综合改造,镇领导走访发现,由于改造资金有限,居民区依然未安装统一晾衣架,许多小区还有破损道路和光秃秃的绿化带;此外,在许多未列入改造计划的小区里,各种硬件设施多年未经修缮。

  为了进一步改善老小区居住环境,真如镇组织召开居民座谈会,梳理出六项居民最希望改善的民生问题。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点整改内容,镇政府决定出资1337万元,在36个小区实施“六小工程”,包括晾衣架、休闲椅、绿化补种、路面修复、停车棚和小区门面工程,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目前,前两项“小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共计在居民区安装4590根公共晾衣架和1470条休闲椅。

  在首个试点晾衣架工程的清涧八村小区,居民先后五次为晾衣架选址。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韩玉琴介绍,方案征集阶段,居委会画了一张小区平面图,用红点定位晾衣架,请800多户居民逐一过目、签字,先后做过三次大改动。晾衣架做好后,不少居民提出,有的架子离树太近晒不到太阳,希望能挪挪位置;还有居民觉得三个门洞合用两个晾衣架不够用,要求再增设一批……前后又进行了两次修改。记者在小区看到,87个晾衣架有高矮两种不同式样。先安装的一批晾衣架高2.5米,许多老人认为架子太高够不着。于是,居委会请来许多身高不同的居民反复演示,最终确定晾衣架最佳高度为1.9米。为此,施工方调整了所有晾衣架高度,并在做好的架子下方增设一层支架,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能方便使用。

  在北石路樱花苑小区里,新安装的一批休闲椅几乎每天“客满”。该小区绿树成荫、小河蜿蜒,许多老人每天从家里搬把小椅子,坐在室外聊天、垂钓。为了在居民区增设休闲椅,镇里拿出六个不同造型的休闲椅设计草图供居民挑选,居民代表们一眼相中设计繁复的欧式铁质长椅。没想到,样品运到小区,居民试坐后认为椅子棱角太多,容易碰伤老人和孩子,最终一致决定更换成设计简约的实木靠背椅,还对其设计图三易其稿,修改带有锐角的设计。喜欢在小区里乘凉的潘老伯说:“当时我们提出,希望休闲椅主要放在小河边和树荫下,这些建议都被施工单位采纳了。”

  真如镇党委书记王智华告诉记者,另外四项“小工程”也即将上马, 绿化补种工程将主要对损坏的绿化进行补种,路面修复工程则对破损严重的路面和破损台阶进行局部修缮,此外还将设立一些可供非机动车上锁的停靠栏杆,还将在小区主出入口增设小区平面图指示牌。“每项工程都要让居民全程参与,在小工程中体现大民生。”


本报记者 栾吟之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