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了一个产业的新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9:40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记者 王 爽

  济南工业老字号里,有一个叫“生生”的品牌。生生,让人不由想起“生生不息”这个充满生命力的词汇。这个品牌的拥有者就是已有90年历史的济南裕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如同每一个物种的繁衍都是不断自我完善的结果一样,每一个产业的发展、企业的延续,不仅要“遗传”既有的“DNA”,更需要通过不断自我调整去适应时代、适应市场。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工”理念,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产品优化升级,济南裕兴正在和济南化工产业一起,经历一场新生。

  两大拳头产品奠定行业领先地位

  说起钛白粉,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然而人们的生活——— 从食品药品、桌椅板凳,到服装服饰、化妆品——— 却都离不开它。钛白粉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油墨、纸张、化纤、日化、医药、食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济南裕兴化工总经理高志伟介绍,钛白粉人均消费量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美国的钛白粉年人均消费量为3.6公斤,而我国却仅为0.15公斤。上世纪90年代,作为国家重点项目,济南裕兴从欧洲引进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技术,并建成国内一流的金红石钛白粉生产项目。对于这一主导产品,裕兴将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改造创新相结合,依靠自主创新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逐步实现了部分进口设备的整机和部分零配件的国产化,为高档钛白粉的生产探索出宝贵经验,从而带动了国内高档钛白粉的发展,并在该领域一路领先,领头羊地位至今无人能敌。

  裕兴有两个拳头产品,除了钛白粉,另一个就是铬酸酐,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25%。铬酸酐主要用于电镀、鞣革、印染、制药、化学试剂、玻璃、搪瓷、陶瓷、石油开采、木材防腐、磁性材料等数十个领域。2005年,铬酸酐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降价狂潮,国内同行业之间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许多企业盲目跟进,不惜亏本,市场出现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此时,裕兴铬酸酐产品却每吨提价 300元,震动了国内铬盐行业,并带动国内铬酸酐价格整体上扬,成为稳定铬盐市场的主导力量,也因此进一步确定了济南裕兴行业领先者的地位。至今,裕兴的铬酸酐价格仍保持每吨比市场价高2000-5000元的价格。

  迁建工程建设创造“裕兴速度”

  2005年,配合小清河治理工程实施搬迁改造,裕兴经历了一场非常重要的抉择。

  那时,天津、青岛以及其他一些沿海城市纷纷向裕兴伸出“橄榄枝”。这些城市海运条件好,对于原料吞吐量较大的裕兴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同时,当地的园区基本设施建设已经完善,企业落户、开工条件成熟。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当时的济南化工产业园还不完全具备落户和开工条件,企业内部也有很多人并不看好在这里投资建设项目。裕兴是济南化工产业的标志性企业,迁建项目对济南市战略布局意义重大。虽然当时落户和开工条件不成熟,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提供全过程审批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等,给予裕兴莫大的支持。

  走还是不走,成为企业考虑最多的关键问题。“市委、市政府多年来给予裕兴很多支持、指导和帮助,裕兴是在济南成长起来的,留在济南对全市化工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巨大,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对社会的回报。”济南裕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领导这样说。经过再三考虑,裕兴决定留在济南,进驻位于天桥区的济南化工产业园。

  市领导高度重视裕兴的搬迁改造。市委书记焉荣竹亲自到项目施工现场调研,希望济南裕兴化工的搬迁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要在搬迁改造中努力实现企业“搬优、搬大、搬强”,做成“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最环保节能”的行业龙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也多次到现场调研,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历任分管市长更是直接帮着企业争取政策资金,办实事、解难题。

  济南裕兴所属的中国化工集团和蓝星集团,也积极协助企业搞好项目建设。蓝星集团全面注入资金,并在项目落地、协调政府部门、办理各项手续等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

  此后,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积极开拓的裕兴,成了令人称奇的“裕兴速度”的创造者。

  去年夏季,企业“先遣部队”冒酷暑进驻尚处待开发状态的园区,回填土方、平整土地、修水泥路,为土建工程做好准备;

  今年3月,资金到位,项目正式开工;

  5月初,大型钢骨柱吊装;

  6月10日,第一台关键设备结晶器吊装到位,标志着项目建设迎来安装、制作、调试高峰;

  8月9日,三条生产线中的第一条重要大型设备A线转窑窑体经过吊装合拢,标志着建设工程进入攻坚阶段。

  根据规划,裕兴在全球业界首次开建的年产10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装置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投产,而其26项子项工程,几乎每一个单项都是单个中大型项目。从去年7月18日投建到完工,只有一年半的时间,而目前业内其他同行最大的5万吨钛白粉生产线,在建设规模小一半的情况下用时也是一年半。目前,企业正有条不紊地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高速度靠的是建设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在10万吨钛白粉项目建设部,每天都有感人至深的事情在发生,这些从企业各部门抽调的人员,多的是激情,少的是怨言。

  见到服务保障部副部长王增晋时,记者第一句善意的提问就是“您原来没有这么黑吧”,只因他的确是太黑了。王增晋笑笑,掀起衣领,记者这才发现被衣服遮盖的皮肤与裸露的皮肤完全是两种颜色。一年,王增晋在工地上跑了整整一年,风吹日晒。为不耽误土建工程,在施工单位进场之前就需要他们事先以最快的速度平整好土地。因为地势低洼,而且多沟渠,场地回填工程量大。服务保障部排定值班人员,一天24小时连续收渣土,最多的时候一晚上收渣土1300多车,平均一分钟收两车多。当时没有办公室,工作人员就冒酷暑,戴着草帽坐在石头上记录;晚上没有照明设备,就用手电和车灯照明。

  裕兴的“老供销”许冠虎是项目部供应部副部长,他坦言在企业干了20多年没见过这样的速度。“我们项目部出去采购,3天就跑了河南、山东两地的4家单位。有时候晚上8点要出差,下午5点多才定好,这时候连车票都没有,大家没有一个叫苦的,自己想办法,先上车后补票,没座就站着。说好当天走就得走,就是爬着也得出去。”

  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项目部招标办看到主要建设材料价格高、浮动大,便积极想办法,规定了上下5%的浮动价格。因为有了这一规定,为企业节约了大量采购资金。据统计,在采购资金达到1.5亿元时,裕兴就节约采购资金1000多万。“没有主人翁意识,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许冠虎说,“还有施工一部的小伙子,真是吃苦了。场地回填前需要测土方,如果穿鞋上去很容易把鞋陷进去,崔光宾、李刚山每次都是光着脚上去,那土多烫啊,脚上都烫起了泡……”

  为济南化工产业打起“定盘星”

  化工产业历来是济南工业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石油化学工业企业18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2008年,济南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86.5亿元,比全市工业经济增长速度高12.4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3.1%。

  传统的化工产业污染大、资源消耗多、附加值低,济南化工产业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走污染小、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的路子。根据《济南市化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化工产业的振兴“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以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节能降耗为手段,以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为目标,加快传统设备和工艺的改造步伐,拉伸延长石化产业链,提升行业创新竞争能力,着力培植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积极培育大产业、大基地、大园区和大企业,强化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建设,推进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优势区域和优势企业集中”。

  行业振兴需要龙头的带动。

  始建于1919年的济南裕兴是国内第一家生产颜料的工厂,也是国内第一家生产铬、钛产品的企业,目前已形成年产3万吨铬盐、2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和1万吨锐钛型钛白粉的生产能力。济南裕兴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无机盐化工生产基地,主导产品铬盐、钛白粉的综合经济指标居国内前列。

  作为一家老国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经营机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企业严重资不抵债。2002年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济南裕兴化工与中国蓝星(集团)公司整合。经历重生的裕兴在理顺体制机制、强化管理、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对于化工企业来说,效益决定发展,环境决定生存,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将消灭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发展清洁生产。这一理念使“可持续化工”、“绿色化工”成为可能,并且已初见成效。

  “资源-产品-废弃物”,这是化工企业传统的单向线性经济生产模式,而目前裕兴已经树立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理念,加快资源的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推进废物资源化。自2004年以来,济南裕兴在环保技改上的投入已达2亿多元,每年的环保运行费用高达4000多万元。

  铬盐、钛白粉生产后的铬渣、废水、余热等废弃物,在裕兴人眼里都是宝。自上世纪70年代起,他们便不断寻求铬渣综合利用的路子,先后开发了铬渣干法还原解毒、铬硫两渣冶炼含铬生铁、铬渣做熔剂烧结炼铁等技术。进入新世纪,裕兴与济钢合作的铬渣治理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铬渣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对于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他们摸索出一条湿法还原解毒铬渣的新途径,研究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并申报了国家专利。同时,将每年产生的8万吨硫矿渣全部卖给水泥厂综合利用,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主要成分为石膏)也在水泥企业中代替天然石膏用于水泥生产,综合利用量逐年增加。

  废气治理方面,对硫酸生产装置工艺尾气实施技术改造,既保证了废气达标排放,又回收了硫资源;对两套铬盐转窑尾气,在国内率先采取电除尘技术,排放指标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收集的粉尘或返回生产工艺或供给玻璃瓶厂作着色剂进行综合利用;对钛白转窑尾气、酸分解气体,在国内率先采取电除雾等气体净化技术,解决了硫酸雾污染,成为同行业处理该种废气处理的示范。此外,他们逐步采用清洁燃料天然气取代重油和柴油,彻底解决了铬酸锅间歇冒黑烟问题,既实现了清洁生产,每年又可降低成本近百万元。同时,在废水治理中采取“梯级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模式,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大型综合污水处理装置,几个主要车间全部实现生产用水内部循环,年节约水费100多万元,钛白粉生产中废水的重复利用,使水耗由原来的80立方米/吨降低到65立方米/吨,达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循环经济带给济南裕兴的,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善,还有直接的经济效益。2003年以来,企业产量提高了两倍、利润翻了一番,铬、钛成本不断下降,产品竞争力大大增强。

  作为济南化工产业的龙头企业,济南裕兴的发展无疑是该产业调整振兴的风向标。

  目前,裕兴正逢难得的历史机遇,那就是借小清河治理工程之机实施搬迁。对于此次搬迁,企业有着深刻认识:搬迁既是城市规划所需,也是发展环保的要求,更是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产品升级、带动济南化工产业整体提升的绝佳机会。

  裕兴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实现从国内龙头向国际一流企业的迈进。

  此次搬迁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7亿元,包括10万吨/年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装置、3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3台75吨/时中温中压锅炉供热装置,以及水处理、废酸浓缩、110千伏变电站、专用铁路货运站、工业水站、循环水站等26个子项工程。该项目是中国化工集团和蓝星集团2009年度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我市迎接十一届全运会的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产品还可以替代进口。项目计划今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国内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附加值最高、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的行业样板式企业将展现在济南化工产业园内。2012年,裕兴将在园区内启动二期工程20万吨生产线建设,使企业钛白粉产能达到30万吨,迈入世界钛白粉生产企业前三名。

  说济南裕兴,不能不说济南化工产业园。作为济南化工产业调整振兴的主阵地,园区至今已配套投入10多亿元,配套建设天然气管线及高压气门站、企业专用供电网、自来水厂、自来水及原水管网、路灯等,并已竣工投用。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现目前已达到“十通一平”标准,到2010年可达“十四通一平”。而为了满足裕兴和园区内其他企业发展的需要,投资3.2亿元、总长9.2公里的园区企业铁路专用线于去年8月开工建设。为企业配套铁路专线,这在我市工业园建设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经专业机构测算,这条铁路专用线建成后,年运量可达300万吨,对比公路运输方式,每年可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1.5亿元。

  产业龙头济南裕兴的进驻,增强了济南化工产业园的集聚效应。裕兴所属的中国化工集团通过此次裕兴搬迁与我市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双方达成将中国化工集团总投资100亿元的100万吨CPP项目落户济南化工产业园的初步意向,目前正在做前期技术准备。至今,产业园已经吸引22个项目入驻,而随着裕兴化工、中国化工集团CPP等一批大项目的落成,其集聚效应还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裕兴的腾飞和济南化工产业园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绿色环保的济南化工产业的新生。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