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先押金后结算”还需细思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09:40  舜网-济南日报

  盛翔

  据卫生部医政司透露,该司近期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开展试点工作,主要包括:一是门诊、急诊先诊疗后结算;二是整合科室资源和患者需求,以时间换空间。试点“门诊、急诊先诊疗后结算”,要重新调整门诊、急诊就诊流程,借鉴住院患者预缴押金的诊疗服务模式,简化患者门诊、急诊就诊流程。(10月11日中国广播网报道)

  所谓“先诊疗后结算”,听上去有点像是去饭店吃饭吃完再买单。但实际操作上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它就像住院先缴押金一样,医院对每位门急诊病人先行预收押金,病人每接受一次诊疗,信息系统就会自动从押金中扣除相关费用。因此,“先诊疗后结算”非但不是“有钱无钱都可先看病”的意思,反而是没有足够押金想挂号恐怕都难。称之为“先押金后结算”似乎更为恰当。

  不可否认,“先押金后结算”可以省去病人多次往返于各诊疗科室与挂号收费窗口之间的麻烦,有其试点价值,但其中可能出现各种有违初衷之乱象,不可不提前作出评估和预防。首先,无论门诊、急诊押金的预收标准设计得如何合理,显然都要远远高于单纯的挂号费,这就有可能使一些困难人士因为经济原因而丧失看医生了解病情的权利;其次,门诊、急诊押金预收标准的设计很难不以医院利益作为第一标准,一旦押金已提前收取,病患消费多寡可能就不再以病人意志为转移,该做不该做的检查都做,该吃不该吃的药都开,大处方、过度检查也许会愈加泛滥,看病花费可能会随之大幅增加。

  因此,“先押金后结算”固然可以作为一项“便民举措”推出,但绝不可作为唯一缴费方式在医疗机构强制实行。要想保证“先押金后结算”不变味,首先就要保护好病人的自由选择权,让病人在缴费麻烦和预付押金之间,可以依凭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医院的信任好恶作出自主选择。其次,制度设计中还必须对医院自动扣款的权力作出明确限制,比如须先有病人知情和签字认可,医院方才能够扣除相应款项。

  在“先押金后结算”的试点改革中,方便民众与医院得益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事实上,我们也很难说清究竟谁会在此项改革中受益更多。医院要优化服务流程固然方便患者就医,但其前提是不能伤害患者的 切 身 利益,不能以方便就医之名行方便攫利之实。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