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久耕被判11年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10:30  国际在线

  周久耕 资料图片

  周久耕局长所戴的手表

  周久耕局长所抽的烟“南京九五之尊”

  曾经意气风发的周久耕没有想到,因为一句话而被网民搜索出贪污受贿的迹象,付出了获刑11年的代价。11年,恰如两根烟,给这个对周而言几乎可以说是1包香烟引发的血案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对所有关注这位“天价烟局长”的人们来说,这位前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在庭审现场掉下的眼泪更像一个省略号,有着发人深省的意味。

  周久耕肯定后悔他讲了这么一句话,“对于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我们将和物价部门一起进行查处”。正是这句话触怒了公众,最终导致他锒铛入狱。这句从法律上听起来貌似正确的话,在房价高处不胜寒的情况下,从情理上难以为民众接受。当房产商开始降价销售来触摸民众需求的时候,周大局长的这一言论不但让民众反感,也让房产商堵心。周久耕最后下狱并不是因言获罪,但是这一句话里透露出的官员的傲慢以及对民生的漠视,充分说明了作为一个官员,他已经远离了民众,而更多地与利益集团捆绑在一起。这句话将他推到了网民面前,庙堂里的周久耕终于被江湖的风波吞没。周久耕那充满戏剧性的命运如果对贪官有所震动的话,那么他们都应该低下头反思:应该和谁站在一起,为谁说话。

  当然周久耕案真正具有的标杆性意义在于网络监督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出现在公众面前。周本人谈到自己的倒台时,提到“我的事情起因比较特殊”,虽然对网络监督无可奈何但隐隐对挨了这一闷棍表示委屈。显然,周久耕没有对其本家“周老虎”的曲折命运做深入的了解,两周都倒在网民的枪口下,但是对于前者而言,网民扮演的角色更像私家侦探,到了周久耕这里,则升格为“网络纪委”,其对政府官员的监督与对平民谎言的揭露相比,过程未必悬念迭生,但结果更令人刮目。

  南京市的纪检部门应该感谢“网络纪委”,正是以他们作为前哨,才顺藤摸瓜将周久耕拿下;“网络纪委”也应当感到欣慰,区别于一些网络监督事件网上沸反盈天、网下静如止水的命运,他们的艰辛努力得到纪检部门的重视,并开花结果。网络也许充斥着激愤之辞,但同样有图有真相,有最直接的无法上达却不容罔闻的民情民意,如何正确地倾听、有选择地利用,将是一个考验政府官员执政能力与执政态度的长期课题。

  说了不该说的话,抽了不该抽的烟,收了不该收的钱,进了该进的地方。周久耕关上了自己的仕途之窗,希望网络监督之门由此洞开。(董碧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