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取消大学毕业论文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10:49  国际在线

  曾几何时,一纸承载着大学学子精进研习学术精神的论文,开始堕入了层出不穷的“抄袭门”。考证学子们四年学识的论文,不仅如英语四六级般,被喻为压在大学生身上的“三座大山”,甚至连论文指导老师也对过多粘贴复制的论文颇感棘手。“抄袭门”之后,是社会对论文水分、学术道德的普遍质疑。而这些,都将大学毕业论文推入了“人神共怒”的境地。

  鉴于此,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10月11日《成都商报》)

  有关是否取消大学毕业论文的话题,社会上业已讨论了若干年。倘若四川大学此番取消毕业论文的教学计划能予实现,堪称叫板大学毕业论文改革的试水者。众所周知,大学毕业论文之所以惹得“人神共怒”,一方面是因为写论文之际正值找工作之时,论文挤占了找饭碗的时间,混论文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大学本科教育本身没有对学生的研究思维、理论创新提出过要求,突然要学生完成一篇理论上有所创新和见地的文章,难度当然不小。于是,掺水、抄袭的论文开始层出不穷,社会质疑不绝于耳,而论文指导老师,还要对文章原创性进行甄别,也自然哀叹不断。因此,川大文新闻学院才毅然决定删除教学计划中的毕业论文。

  可是,仅是依靠取消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作为毕业设计,就真能完成大学教育理念与现实社会需要的对接吗?论文陷入如今“人神共愤”困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必须承认,如今大学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国民教育。大学教育的普及,以及大学生毕业后必须自找饭碗的现状,都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从过往单纯强调学术理论、知识系统,向理论与实践结合转身。遗憾的是,大学教育依然固执地囿于过往单纯强调理论知识的局面,其所授知识不仅与社会需求脱轨,连基本的学术研习要求,也在平日“放羊管理”中丧失殆尽。以致大学生毕业后,不仅缺乏学术研习的思维习惯,在工作中也往往感叹“学无所用”。学无以致用,平日不强调学术钻研的大学教育,却突然希望通过一篇论文来解决高等教育的学术研习之本,这本身就陷入了悖论,这或正是论文引起“人神共怒”的根源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说,川大文新闻学院新闻系拟通过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作为毕业设计的方式,似乎实现了大学教育“知行合一”的转身。但学术研习的大学教育理念,却不应简单地通过取消毕业论文来实现。真正的学术研习精神,理应在日常学习中,以分散、微型的小论文学术训练来深入人心,而不是通过放羊般的学习管理,抑或一劳永逸的毕业论文来解决这些高等教育的学术根本问题。(李妍)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