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川教师“空编”全因财政困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13:4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吴川讯记者袁增伟报道:羊城晚报记者向吴川市教育界有关人士提起代课教师“转公”的话题时,得到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回答:“即使这次搞完代课教师‘转公’,像我们这些财政困难的地方,今后还可能产生新的代课老师。”

  日前,记者向吴川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了解“代转公”的情况时,该局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说:“我们吴川市现在没有经过市教育局聘请由市财政支付工资的代课教师,但是,由边远农村学校或村委会聘请的代课教师还有340多人。目前参加10月24日全省代课教师转正考试有190多人。”接着,他强调:“他们的工资都是由学校、村委会或村里外出经商的老板支付、捐献的。”同时,他还证实了这批代课教师每月的工资只有500元左右。

  在谈到当地教师是否缺编时,该局一名负责人称:“如果按照新编制,我们市还缺2000人左右。但是,新编制很难执行。在我们这样一个财政困难的县级市,如果一下子增加2000多名教师的工资,地方财政肯定无法承受。现在最现实的问题是要考虑到财政的承受能力。我们这样的穷地方,不能同珠三角那些富裕的地区比。”

  据了解,黄坡镇中山中心小学(原中山教办)属下的分教点,目前招聘的小学代课教师达十多人,主要集中在较偏远的符屋村、西坡等小学。这些被招聘的小学代课教师年龄大多在三四十岁左右。由于这些人都成了家,尽管生活比较艰难,还是比较安心工作。此外,还有一些业务上由中心小学指导、教师由学校或村委会招聘的民办学校,例如里屋村、马台村分教点,也招聘了多名代课教师。有关人士指出,这些代课教师虽然不属于这次“代转公”对象,但是,他们的长期存在也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吴川市教育界一些人士称,虽然上级有文件按学生数量的比例给了教师编制,但地方财力承受不起,只能成为“空编”,而农村最基层的分教点缺教师,学校、村委会只能“私下”聘请,这样一来,又要产生新的代课教师。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