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还路于民”,一些路段开始见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15:05  新民晚报

  

“还路于民”,一些路段开始见效

  淮海中路常熟路路口,路面已铺上沥青并划好标志线楼文彪

  

“还路于民”,一些路段开始见效

  肇嘉浜路枫林路路口,车辆行进顺畅楼文彪

  

“还路于民”,一些路段开始见效

  肇嘉浜路东安路路口,路面泥泞楼文彪

  本报记者吕剑波潘高峰撰文

  9月初,上海市政府向市民承诺,全市的交通状况将从今年四季度开始逐步好转,到明年世博会召开前将明显改善。

  按照施工进度,轨道交通7、9、11号线14个车站施工临近尾声,涉及施工的淮海路沿线、虹桥路沿线、肇嘉浜路沿线、沪太路沿线、沪南路沿线部分车站力争在9月底“还路于民”,还路总面积达165256平方米,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状况会有所好转。

  今天,上海迎来四季度首个车流集中出行日,“还路于民”工程是否真正“还路”?早高峰时段,记者来到其中一些路段实地调查。

  肇嘉浜路再过一个星期便可通车

  在肇嘉浜路枫林路路口,轨道交通7号线车站施工工地的围挡还没有拆除,但工地内的地面施工已基本结束。

  “这里基本已经好了,剩下来的都是在地下的工程了。”工地的门卫指着一旁堆放的大理石说,“这些都是要搬到地下去使用的。这边的围墙估计再过四五天就要拆掉了。”

  工地上只剩下一些施工垃圾,部分路面已经浇上了水泥。在肇嘉浜路东安路路口,一辆挖掘机正在工作。

  “我们正在铺设道路的管线,等到这项工程完工,就可以‘还路于民’了。”一位施工人员说,“铺沥青什么的都很快的,我估计最晚一个星期,这里就能通车了。”

  在肇嘉浜路陕西南路路口,轨道交通9号线的工地,施工同样进入尾声。不过这个工地的临时板房还没有拆除,工地的工作人员说,在本月里应该就能通车。

  虽然是早高峰时段,而且还下着雨,但今天肇嘉浜路上并没有出现拥堵的现象。上面所说的两个工地旁,通行的道路只有3根车道,但依然畅通。

  “我也觉得挺奇怪的。”肇嘉浜路枫林路路口一位交通协管员说,“以往这里都堵得挺厉害的,今天忽然就好了。我想可能是前面徐家汇的施工结束了,几条路一通,这边的压力就小了。”

  淮海中路断了两年多,现在通了

  淮海中路华山路路口,因为轨交车站施工而中断通行两年多的淮海路,现在终于通了。

  目前通车的路面大概只有原有路面的一半左右,不过淮海路已经恢复了双向通行。新铺好的沥青路面上,标线也已经画好。

  距离此处不远的淮海路常熟路路口,淮海中路也已经基本恢复到原来的宽度。“这里的工作基本都是扫尾了。”轨交工地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年底以前,这里还路的面积还会更多。”

  早高峰时段,淮海中路上的车流并不拥堵,但华山路的拥堵还是比较严重。

  “可能是这里刚通车不久,很多市民还不知道。”在路口执勤的交警说,“估计这个月内,华山路的拥堵会得到改善。”

  东方路、成山路严重拥堵现象大为改善

  占路施工以来,东方路和成山路一直是交通拥堵的常发路段。随着拓宽工程完成,路面加宽,今天早高峰时,严重拥堵的现象已经大为改善。尤其是成山路这条过川杨河桥必经之路,排队的车辆基本上可以在1个红绿灯周期内清空,施工道路“还路于民”的效应已初步显现。

  上午8时,记者在东方路浦东南路看到,虽然车流汹涌,但在交警的指挥疏导下,车辆一直保持较快速度通过路口,没有出现大量车流积压的现象。执勤交警介绍,东方路从龙阳路到浦东南路段拓宽工程完成后,从原来的4快2慢6根车道增加为6快2慢8根车道,通行空间大大增加。原来浦三路到龙阳路一段由于居民多、出行车辆集中,特别容易拥堵,但今天上午这一路段交通平稳有序,没有发生大的拥堵。

  由于是车辆过川杨河的唯一通道,往来车辆都必须绕行成山路川杨河桥才能过河,一直以来,每个早晚高峰,成山路必堵。

  与东方路一样,成山路经过拓宽增加了2根快车道,增设了公交港湾式站点,同时对路口作了渠化,车流在路口的通道从原先的3条增加到5条,通行率大大增加。高峰时段,成山路上的车流基本可以在1个红绿灯周期内清空。

  【焦点关注】提高见警率及交警的管事率

  今天是长假后第一个车流集中出行日。受下雨的影响,全市事故车和抛锚车增多,全市高架和地面部分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情况。

  特别是延安高架东向西方向,因为发生两起交通事故,造成凯旋路至中春路段发生拥堵;南北高架北向南方向从洛川路至天目立交、内环线外圈大柏树、龙华西路至宛平路等段也发生常规性拥堵。此外,延东隧道、翔殷路隧道也发生双向拥堵。

  上午,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张学兵前往延安路江苏路口和延安路福建路口,巡查道路交通排堵保畅,并在市迷雾天指挥部召开交通排堵保畅工作现场会,与黄浦、浦东、长宁、静安、徐汇和卢湾6个中心城区公安分局局长、交警支队长剖析交通难题,共商排堵措施。

  张学兵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区两级交通指挥台和路口摄像探头的作用,对道路交通拥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排堵。他强调,领导干部要到现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加强交通的现场管理。要进一步优化勤务机制,最大程度地提高见警率及交警的管事率,提高现场处置水平,同时加强巡警与交警协调配合排堵保畅的能力。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着力提高道路通行率。

  【焦点感言】“还路于民”不能“拖尾巴”

  车辆路口“拖尾巴”,一直以来都是交通通畅的大敌。记者上午采访发现,有些市政部门承诺9月底“还路于民”的路段,仍然在进行收尾工作。“还路于民”也“拖尾巴”,让人有些无奈。

  记者上午走访了几个承诺在9月底“还路于民”的路段,发现有些道路虽然已经空出车道,但标志标线还没有划好,有些道路上坑坑洼洼的地方还没被填平,有的路口依然有着用施工围栏围起来的区域,边上道路上还停着施工车辆,将宝贵的道路资源占据,造成车辆已到路口就必须减速,通行率大大降低。

  经媒体报道,这些“还路于民”的承诺都有时间节点,为了取信于民,更为了道路通畅,希望有关部门的收尾能够快马加鞭,减轻四季度的交通压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