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在科学发展中提高领导干部的“三个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16:11  红网

  今年,湖南郴州永兴县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上,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要求领导干部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经受最大的锻炼,极大限度地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断提高把握全局、组织协调以及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并把领导干部是否具备这三个能力,作为做好本乡镇本单位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重要内容。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这三个能力作了一些初探,与大家共勉。

  一、处理“四种关系”,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领导干部能否解决自身存在的矛盾,不只涉及到能力问题,更涉及到工作作风问题,涉及到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领导干部解决自身矛盾的基本途径是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要处理好少数与多数的关系。“少数服从多数”是我们党组织纪律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多数人代表和反映着正确的意见,但在具体工作中,不乏有“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特殊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下,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决议的过程中,多数人仍要认真倾听,研究少数人的意见,以吸取其中正确的成份,使决议更加完善。如果出现少数人意见正确的情况,领导者一定要冷静地分析情况,决不能简单地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匆忙定论,以避免决策失误。如果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必须谨慎行事,除特殊情况下,一般不要轻易和勉强地通过决议。二要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铺路石”精神,不愿为后来人“铺路搭桥”;缺乏全局一盘棋的思想;个人英雄主义严重。解决这些问题,要不断改进,完善干部考核办法,用科学的考核手段,合理评价领导干部的功过是非;要采取措施,保持班子的相对稳定;要加强对班子成员的党性、党纪教育,确保班子成员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做到近期工作服从长远规划,分管工作服从中心工作,个人利益服从工作需要,以实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有机结合。三要处理好团结与批评的关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开展批评,在批评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这是领导干部处理团结与批评关系的准则。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深化民主监督,确保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常开展;要加强个人修养,使班子成员能够为了团结和事业,虚怀若谷,豁达大度,做到在攸关党和人民利益的大事上讲原则,在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上讲宽容;要正确运用批评的武器,善于开展批评,使被批评者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帮助。四要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在现实工作中,有少数领导干部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其表现的倾向:一种是唯书唯上,搞死搬硬套的本本主义,没有文件,没有指示便不敢越雷池一步,另一种是脱离原则的本位主义,凡事强调自身的特殊化,强调对下负责,而放弃原则,执行政策不严肃,不认真,不坚决,甚至钻政策不配套的空子。这两种倾向都需要纠正。为此,要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对上与对下的关系,关键要把握好“度”,既不能搞本本主义,也不能搞本位主义,既要要坚决执行上级的决议、指示和各项政策,同时,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考虑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上级的指示精神,保质保量和按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做到“五个必须”,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把握全局的能力。要求领导干部时刻胸怀全局,坚持以大局为重,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把它与本乡镇本单位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同时把握住本乡镇本单位的总的发展态势,抓住事物的本质,驾驭矛盾,因势利导,作出正确决策。一是必须认真学习实践。经验在于实践,知识在于积累。领导者只有不断地刻苦学习,才能获取必要的科学知识以丰富自己,武装自己,才能拥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向实践学习,直接获得知识和经验;向别人学习,特别是通过书本和其它媒介向别人学习,间接获得经验。二是必须重视调查研究。毛泽东指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满足于坐在办公室里,要数字,听汇报,或者仅仅根据上级文件办事,或者下到基层走马观花以示调查,不愿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去作决策,那是没有不失误的。三是必须理清工作思路。善于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研究,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要认识客观世界,必须进行调查,但调查不能代替研究。仅凭调查得来的材料去认识事物,往往是一种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和局部,还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事物的全局和本质。领导者在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时,是无法作出科学决策的。四是必须善于借助“外脑”。这里的“外脑”主要指智囊组织。智囊组织的主要职能是协助决策核心拟定决策方案,即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谋”,领导者的“拍板”是“断”。领导者既要尊重智囊组织为领导决策提供的备择方案,又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决断能力,要善于根据决策目标要求,权衡利弊、得失,比较鉴别各种预选方案,在有充分的把握时当机立断。五是必须善于团结同志。“一把手”处于领导的核心,主要应通观全局,驾驭全局,掌握方向,把握重点,善于组织,指挥协调,通过调动“班子”中的全体成员去完成各自的工作,形成巨大合力,才能实现领导的目标。总揽全局,不等于大权、小权都不放,大事、小事亲手做。“一把手”主要管用人,管组织,管协调,管大政、方针;凡事关全局的工作,需要集体决策,民主决策,而决策的实施,则需要分工协作,并发动和组织群众一起去做。

  三、坚持“六项措施”,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组织协调的能力。要求领导干部学会“十指弹钢琴”,既抓住主旋律,又注重其它因素的彼此平衡、相互协调。抓主旋律就是要抓中心工作,为完成中心工作任务,需要有整体合力,而这种整体合力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协调。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要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高超的领导艺术,特别是要拥有科学的公关能力。一是要高度信任。领导者对部下信任,部下才能与领导者真诚相处;领导者对部下放心,部下才会对其没有戒心。因此,领导者一定要善于用自己对部下的真诚信任来换取部下对自己的由衷敬重。要正确看待部下的能力和水平,要勇于把重担子交给部下,从而使其鼓足干工作的勇气和干劲,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要授予部下相应的权力,切忌大权独揽,小权也不分散。二是要诚心尊重。诚心诚意地尊重部下,使部下时时、事事、处处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人格所在、价值所在,这是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一环。要主动、认真地听取部下关于实施决策的意见,尽量吸收其合理成分,坚持正确的意见。不轻易干预部下分管的工作,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就要大力支持,积极协助落实。当部下在决策前主动征询自己的意见时,也要注意先听取部下的想法和态度,切忌不加思考地随意表态,或轻易否定部下的意见。三是要主动关心。主动关心部下是领导者的责任,也是领导艺术的具体体现。领导者对部下越关心,部下对领导者就会越尊重。当然,这里所说的关心不是简单的小恩小惠,而是从各个方面给予更多的体贴和关照。关心部下的学习,关心部下的思想,关心部下的工作,关心部下的家庭生活等等。四是要用其所长。作为领导必须克服私心杂念,不要害怕部下显露才能,多看部下的长处,注意用其所长,就会使其感到有用武之地,在本职岗位上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工作就安心,劲头就十足。五是要热情帮助。作为领导者不仅要有容人之过的宽阔胸怀,而且要有帮人之难的嘉言懿行,这对于处理好与部下的关系,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至关重要。对部下的缺点要善意地批评,对部下批评帮助时要注意场合,以维护部下的自尊;对部下工作上的失误要主动弥补;对部下的过错要主动承担责任,以减轻部下的心理压力,便于其轻装上阵,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六是要不断激励。只有坚持不断地对部下进行激励,才能使其保持长久的干劲。领导者要通过目标激励、任务激励、宣扬激励和褒奖激励等方式,达到工作中的事半功倍效果。

稿源:红网 作者:力鹏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