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于诺奖的鸡毛蒜皮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02:09  汉网-武汉晚报

  关于诺奖的

  鸡毛蒜皮事

  鲁珊

  在我落笔的时候,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未揭晓,我惟一肯定的是,它与中国无关。这几乎是一个长期的命题,每年此时,国人都会经历一阵失落,而今年更甚——它把我们的强国感受从阅兵时的春日心情,瞬间带回秋天。

  诺奖该重视吗?不该重视吗?历史上有人曾拒领诺奖,其中一个是作家萨特。他的理由是宁愿署名萨特,也不愿署名诺贝尔奖得主萨特——那几乎是为一个组织作广告。不重视的前提是超越,我们可以不梦想诺奖,前提是,我们的水平已经超越了带有局部色彩的世界性奖项。

  问题是,我们没有。所以,每年我们都会在一种酸葡萄的心理中度过十月之初。那么带入一个概念,我们可以不管西方人主导的诺贝尔奖,但我们在某一专业的科技水平,应当符合强国的身份。

  现在看来,当然没有。没有的原因,国人分析很多,在我看来,古人说的一句话即作答:学而优则仕。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思维模式,而它导致的后果是,只有那些政治上失意的专业人才,才会成为大诗人,大作家,反过来亦如此。

  这种思维模式,如今不局限于从政式的“仕”,它贯穿于各行各业,以科技力量最为集中的高校亦不例外。工人手艺好了,会提拔成车间主任,教授名气大了,会担任系主任乃至更高。假使这些“主任”只是技术上的带头人也就罢了,问题是,一旦为“主任”,即意味着社会意义上获得了能力的认同,现实意义上获得了权力的支配,当然也意味着工作对象从“物”转移到“人”,如此,大大小小的集体,便成为一个个的“权力场”式的细胞,被行政级别切成一统化的职业,各色人才(当然也包括非技术人才)无非是行走在“仕”的道路,或正奔向“仕”的道路上,抑或处在“媚仕”的状态。

  学而优则仕,意味着一种价值观,当然也是一种生存法则。在国内,独立学者是很少见的,首先他们缺少生存的资源,“不仕”之人,从养活自己的能力,到学术资源的使用,都很贫乏。继而从社会认同和尊重来说,更难一些。

  内因和外因就这样相互作用,结果是,“仕”与“欲仕”的状态,实在很难产生独立的思想,很难鼓励专注的研究,当然,也难出大家。这与国内论文数占世界第几,高校腐败集中于基建等论述实在关系不大。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