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领巾 我的童年我的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04:06  大洋网-广州日报

  

红领巾我的童年我的梦
91%的少先队员在集体中感到快乐。
红领巾我的童年我的梦
91%的少先队员在集体中感到快乐。

  今天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纪念日 新老三代共话红领巾的记忆

  今天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纪念日,新中国成立后成长的人绝大部分都是系着红领巾长大的。昨日,本报记者走访新老三代“红领巾”,共话红领巾跨越了60年仍不老、永不褪色的今昔。

  文/记者杨明、何雪华 通讯员吴楚斌、雷霞、朱思红

  图/记者高鹤涛

  红领巾:

  80后怀旧“道具”

  今年6月,一场“八十年代怀旧展”在广州大学城穗石村东门广场新觉青年公馆举行,而红领巾和少先队队徽成为展览的赠品。工作人员在展厅入口给每个观展人递上一条红领巾和少先队队徽,80后们虽然十多年没系了,但几乎每个人数秒钟之内就系好弄正,集体回忆起“红领巾岁月”的开心和光荣。

  当红领巾都成为80后怀旧的“道具”时,越来越多正处于“红领巾岁月”的“00后”却悄悄地将红领巾挪作他用,对红领巾的自豪感少很多。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小学的一群男生告诉记者,一年级以外的学生,大多只将红领巾作为进出校园的“通行证”和升旗仪式的必备物品。

  对于校园外学生系着红领巾上学放学的情况越来越少。广州市东风西路小学副校长朱思红认为,还有部分原因是广州热天时间长,红领巾相当于在孩子的脖子上多系一条丝巾,确实会有不适。

  “红领巾”的故事

  “老红领巾”:戴上红领巾,就意味着每周日都有有趣的活动。很多人的红领巾洗到棉絮状仍不舍得扔。

  曾长期担任广州市少先队总辅导员的梁丽萍老师,至今记得自己48年前戴上红领巾的情景。

  “我9岁才入队,那时候孩子们课余的娱乐不像现在这么多元化,而少先队的活动非常多,比如夏令营、化装晚会、篝火晚会,而且都不用交钱,戴上红领巾就意味着每个周日都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那个年代还是大跃进的思想,连红领巾也要支持国家建设,我们就去郊区拾废铁、煤渣,每个人都觉得飘扬在胸前的红领巾是自己无上的光荣。”

  梁丽萍说,那时候的红领巾不是随便可以买到,就好像解放军的军鞋和徽章,是专门定做的。如果谁的红领巾丢了,必须要向总辅导员写申请,等批准了之后,才能再花几毛钱买回一条新的。因此,每个孩子都很珍惜自己的红领巾,很多都是洗到发白,甚至是洗成了棉絮状,都还不舍得扔。

  “大红领巾”:特别优秀的学生才能第一批加入少先队,自己觉得特别自豪。

  有红领巾而不戴或挪作他用,对于广州白云区市民“70后”谢女士来说是她那个年代“不可思议的事”。谢女士说,80年代初,她光荣地加入少先队,特别开心,因为当时她的姐姐只能当“红小兵”;且只有班上特别优秀的8个人才能第一批入少先队。“我们整天系着红领巾,觉得特别自豪,红领巾角一卷起来就缠着妈妈帮烫平弄直”。

  11岁男孩梁仪恩今年读四年级,是学校的少先队大队学习委员,他记忆最深的红领巾故事就是去年汶川大地震时,他与少先队员们也在尽力筹款。“在5·12大地震的募捐中,我捐出了150元,还发动其他少先队员也为灾区捐款,在发动队员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有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我也遭受了很多的白眼。但我没有退缩,还把原来准备订奶的钱也捐了,用这样的办法见证血浓于水的手足情。”

  “小红领巾”:

  少先队员为地震灾区捐款,见证手足情。

  活动少“领导”多

  “红领巾”尴尬

  与老“红领巾”相比,“00后”少先队员们的自豪感少很多,荔湾区小学四年级男生伍思铭告诉记者,“入少先队不难,全部人一年级就自动加入了”。据队员们反映,当少先队员的荣誉感不强,还在于少先队活动不多,而班里或校内的少先队“领导”却不少。越秀区某省一级小学五年级学生告诉记者,43人的班内,中队长4个、小队长8个,也就是说每3个少先队员里就有1个“队领导”。小队长何韵雯说因为队活动极少,自己的职务等于是空的。

  最新调查显示

  九成队员

  喜欢红领巾

  又讯广东省少工委与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省少先队员思想状况和参加活动情况调研报告显示,91%的少先队员在少先队集体中感到快乐。90%的少先队员喜欢红领巾。68%的少先队员希望从少先队获得快乐,75%的少先队员希望从中学知识、长本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