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港人献计:赴内地建"港人工业园"缓劳工就业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14:0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13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作为高度开放经济体但基层劳动力市场却相当封闭,面对这一结构性困局,有工业界人士大胆建议特区政府可在内地寻访适当地点,兴建港式管理的“港人工业园”,并规定优先聘请香港劳工,吸纳一部分流动性低的年轻“三低”香港劳工。

  香港最低工资立法紧锣密鼓,劳资双方对最低工资水平的分歧却极大,劳工界要求不能低过33元,雇主则推算如果“最低线”定在32元,就将令17万人失业。香港政坛高人坦言,双方说法都不无道理,其中暴露的是香港作为高度开放经济体、基层劳动力市场却相当封闭的结构性困局。

  香港“去工业化”早成定局,有关部门投入大量资源搞再培训,但收效始终有限,政坛高人直接点出其中的吊诡之处:制造业北移后所衍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仅靠发展金融、旅游、物流、工商业4大支柱产业,乃至港府力推的6大优势产业,都无法解决。该高人称:“香港系开放社会、国际都会,偏偏有一个部分封闭的劳动力市场,高素质人才固然‘来去自由’,但低学历、低技术工人却困在香港狭窄的就业市场内,无路可走、无处可去、无工可拣,流动性奇低,人才供求结构失衡,开放经济与封闭劳动力市场的矛盾,亦令香港在走向知识型经济的道路上,平添包袱。”

  有工业界人士献策,香港要创造劳动密集职位也并非无计可施,重点在于思维要突破边境界限,考虑通过港府行为实现“跨境就业”。 他直言,若特区政府思考怎么制造就业时,将触角放远点,到内地选择一个地方开办港人工业园,制定一套可操作汇港式管理模式,同时要求企业优先聘用香港工人,或者可以为香港劳工找到新的发展腹地。

  不过,该人士亦坦言:“要去内地建港人工业园,并吸引港资进驻,肯定系港府行为,不是靠鼓励就做到,要港府够魄力,有前瞻性战略眼光,当然更要争取中央支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