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莞真有那么好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14:54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东莞维护社会公正全省第一,对此,网友陈延明却有另一番酸甜苦辣的直观感受。

  3年前,17岁的陈延明在同乡的引领下,满怀憧憬从江西老家到东莞“淘金”。去年底,他无奈辞工返乡。那几年,他先后五六次“跳槽”,在陈延明眼里,东莞工作机会多,大家公平竞争,换工作算不了什么事。

  去年9月初,陈延明跑到东莞长安一家音响厂做了一名QA(“品质保证”工作人员),月入1800多元,这是他工作以来的最高工资收入。打这份工前,他跑去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免费技术培训,“人很多,当时觉得,报纸上的金融风暴离我们还远着呢。”陈延明觉得,生活越来越美好———哥姐都来了东莞打工,小侄子入读长安一所外来工子弟学校。陈延明说:从前外来打工者被称为“捞仔”、“民工”,现在他们已经是“新莞人”了:暂住证换成“新莞人服务卡”,里面有医疗、教育、居住等方面的优惠以及其他信息。这让陈延明确实感受到了东莞对外来人员的亲切感。

  但后来,一段经历让陈延明耿耿于怀。

  进入音响厂不久,公司就发出了裁员的内部口头通告。单位主管通知陈延明“明天不用上班了,办理离职手续结算工资离厂”。陈延明说:“这个消息让我很意外,裁员是公司的意愿,必须赔偿。”但主管说:“不可能赔偿,而且没有辞工单就不给结工资。”失望之余,陈延明打电话到当地劳动部门。“我找到服务站,对方态度不怎么友善,给了我一个厂长的电话号码,说公司处理不了再找他。我抱着一线希望,打电话给厂长,厂长说没有裁员单或辞工单他也没办法。后来我又跑一天劳动局,问题还是没解决。”

  不得已,陈延明只好写了辞工单,离开了东莞这个曾经让他感到温暖、如今又让他深感无奈的伤心地。陈延明说,类似的遭遇,他身边并不鲜见。东莞市在“维护社会公正”的调查中获得全省第一,这个结果并不是他最关心的。他看重的是政府行为中,究竟给他们这些外来工们带来怎样的实惠与命运,“否则,维护社会公正再高分,对外来工来说,也不过是水中望月”。

  本报记者 孙朝方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