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钢铁业如何突出“双重包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15:08  国际在线

  正所谓“捣乱行动总爱结伴而行”,欧美在钢材领域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动再次升级:先是欧盟部长理事会于10月6日发布公告,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紧接着,美国商务部7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发起调查请求的美方公司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此举可能导致美国对此类产品设置新关税。

  欧盟的这个裁定,对于美国正在进行的相关调查及最终裁定将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是不容忽视的。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中国的钢铁业实际已经陷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资源贸易垄断的“双重包围圈”之中,而且当钢铁行业的整体业绩不佳和出口剧减真真实实地出现,说明已经进入深度“包围”阶段,若不进行行业内部“大手术”,后面的局面将异常尴尬和更加惊险。

  在很多思维定式还沉浸在中国钢材去年出口量世界第一的数据之中时,殊不知,这个数据和“皇冠”早已在今年上半年成为历史。英国钢铁统计机构ISSB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自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成为钢铁净进口国,出现“钢铁进出口赤字”。在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锐减的结构比例中,原先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均出现剧减现象:2009年上半年,中国向欧盟的钢铁产品出口减少81%,向亚洲市场的出口减少75%,向中东地区的出口减少68%,向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也减少了至少51%。随着相关地区贸易保护主义行动的加速,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疲软的格局在短期内将依旧持续。

  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 “下游围堵”,资源性领域的贸易垄断则属于釜底抽薪式的“上游绞杀”,国际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对于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成本管理不具备国际比较优势等软肋对中国钢铁生产企业必然造成巨大的冲击。虽然中国7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在连续8个月亏损后今年6月首次出现盈利,但这与限产保价、钢材价格的回暖等有直接关系。

  不过这点“小阳春”数据也要面对三个考验:一是铁矿石价格的国际垄断格局未变,未来数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主动权争夺依旧艰难;二是进口粗钢价格低于出口价格的现象出现,表明中国钢铁企业原先的价格竞争力优势已经在多重不利因素下丧失;三是国内国际钢铁需求受益于经济刺激计划,但是这种需求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依旧要接受实际经济趋势的检验。

  由此可见,当中国钢铁业遭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原材料资源价格垄断“双重包围圈”之时,“练内功、调结构”是未来的唯一突围之道。(李云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