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顾泳)作为肝癌治疗的一种方式,干扰素治疗在临床中普遍开展;但哪类人群适宜用干扰素治疗,哪类人群并不合适,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始终无解。昨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布:该院肝癌研究所历经三年半时间,找到干扰素治疗的筛选标志miR—26,并发现该基因可能在乙肝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得到国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手术切除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然而肝癌术后的复发率高达40%至60%。中山医院在动物模型及临床上发现,干扰素治疗能显著抑制肝癌的生长、转移及复发。由于缺乏干扰素治疗的筛选标志,临床病人普遍应用干扰素,但干扰素未能在所有患者身上皆显示良好效果。部分患者疗效未提高,却产生了副作用,如肝功能下降、抑郁症、脱发等。
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所长汤钊猷教授的指导下,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共同合作,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为干扰素治疗划出一条应用“界定线”。
研究负责人之一、肝外科孙惠川教授说,研究组首先将目光聚焦在mircoRNA的身上。microRNA在遗传信号变换成蛋白质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并影响着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不过每条microRNA有上百个基因,而人类迄今已发现1000余条microRNA,必须“海选”几万个基因才能找到影响干扰素治疗的特定基因。
研究组研究发现,肝癌组织中的miR—26基因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在接受干扰素治疗后,其五年生存率由30%升至65%;该基因水平表达较高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了干扰素治疗,其五年生存率没什么变化。由此,miR—26成了肝癌患者是否接受干扰素治疗的筛选标志。研究成果还揭示,miR—26可能在乙肝病毒感染,继而发展为肝癌中起到关键作用。
孙惠川指出,下阶段研究组将在国内外的癌症中心选取患者人群,进一步验证miR—26对干扰素治疗的意义;如验证成功,miR—26将成为临床诊疗筛选的常规项目,让肝癌患者得到更有的放矢的治疗。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医学生物类杂志排名世界第一。此次中山医院相关论文刊登在该杂志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朱迪·利博曼教授撰写评论表示:该研究从机制上提示了炎症介质在肝癌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并将为改善干扰素治疗的效果提出临床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