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中同行“鸟瞰”城市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6日02:00  汉网-武汉晚报

  

德中同行“鸟瞰”城市发展

  施罗德听到主持人水均益的发言露出微笑

德中同行“鸟瞰”城市发展

  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在发言

  交通,城市发展命脉

  昨日,出席德中同行“发展高层论坛”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与武汉市市长及嘉宾们,共话城市交通难题。

  一瓶“霸王醉”、一把复制的越王勾践剑。昨日,省长李鸿忠将这极具荆楚特色的礼物送给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从而掀开了此次德中同行的“发展高层论坛”。

  省长李鸿忠称,展望未来,德国企业以其世界领先的环保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一定会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创新平台上,谱写出中德绿色合作的崭新篇章。

  据了解,论坛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武汉城市圈建设”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企业的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展开,嘉宾们就城市规划、能源效益、环境保护、教育、交通和移动等进行探讨。

  参加此次论坛的还有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等德国友人。论坛上,市长阮成发代表市政府,将一个精美的汉绣屏风赠送给了施罗德。

  ●拥有私家车是每个人的梦想,我们不是要去改变他们的梦想,而是改变车子。

  ——施罗德(德国前总理)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有资料显示,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是世界最快的,未来一些年当中,会有几亿人涌进城市,比如说像武汉市,现在不到1000万人口,如果在这个进程中翻一倍的话,对武汉这个城市会带来什么影响?

  施罗德:我对于武汉的了解,肯定要少于市长先生对于武汉这个城市的了解。我想明确表明的一个思想,对任何一个城市都很适用。

  在能源供应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减少对初级能源的使用,因为初级能源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需要采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我们要把生产变得更有效率,特别是在资源的使用上,要提高使用效率,包括能源的使用效率,我想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这应该是非常核心的一个话题。

  人总是希望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而且我们也非常理解每个人希望有一辆自己的车,这是每个人的一个愿望,而且是他的一个梦想,在欧洲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在这方面中国朋友们希望能够有这样的愿望,我们非常能理解,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不能改变中国人的梦想,我们要改变的是汽车,改变驱动变化,在燃油领域变成用可再生能源驱动,比如说电动汽车。

  此外,要建立非常良好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包括要有良好的公共交通,比如说在地铁建设方面,也包括在近距离公共交通方面,近距离公共交通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得环境从整体上得到重要的保障。

  ●作为市长对于当前的堵车,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阮成发(武汉市市长)

  水均益:我个人感受武汉这个城市非常大,交通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制约,在节能的同时让公共交通和私人轿车(私人汽车)跑起来,是很头疼的问题,市长您能告诉我们正在做什么?

  阮成发:从全国的格局来看,武汉的交通枢纽地位在不断提升。今年底,武汉到广州的高速铁路将开通,时速350公里,武汉到广州不到4个小时,再过两年,武汉到北京、武汉到上海,以及到成都的高速铁路都会相继建成。

  以武汉为中心,1000公里为半径,可以辐射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将近9亿人口、80%的城市,所以从全国的格局来看武汉,武汉的交通枢纽地位在提升,这是从高速铁路来看的情况;高速公路已经四通八达;长江黄金水道,我们正在呼吁中央政府一起加大力度,疏浚河道,提高运输能力。

  然而,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点,经济地理的中心,中心城区自身的交通压力很大。今年以来,作为市长我是挨骂最多的,将心比心,作为一个市民堵在一个地方,我也可能会骂市长。

  作为市长,对于当前的堵车,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任何一个城市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时期,交通是一个瓶颈、是一个制约。

  殊不知武汉当前5000多个工地,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正高歌猛进向前推进。长江一桥和长江二桥建设间隔了37年,但是我们去年通了长江上的第一条隧道,开工了一座长江大桥,今年又竣工一座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同时今年底还将开工一座长江大桥,这样的建设速度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三条地铁全面开工,城市道路路网建设也是全国未有的。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施工的需要,堵点增加,另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就像施罗德先生提到的,中国和德国一样,也希望拥有自己的轿车,也有家庭轿车梦。

  在金融危机情况下,武汉今年每个月新增1000辆私家轿车,按照这样的速度,我估计未来三五年,还不会限制人们买车,所以我们现在遇到一个问题,既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要加大对路网的建设力度,在加大建设的过程中,来改善通行的环境和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提倡绿色交通,在鼓励绿色出行,乘公交车,骑自行车。

  ●19世纪末,武汉已经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我以为当时主要依靠的是利用武汉便利的交通。

  ——顾海良(武汉大学校长)

  水均益:现在中国在快速,用我的词叫“急行军式”的方式发展,但同时我们遇到的困境是在快速发展中,我们可能顾不上有些建设,比如说城市规划、下水道、河流、湖泊的清洁。刚才听市长说了,我吓了一跳,一个城市有5000个工地。就人们的出行、环境等问题,我不知道校长您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思考的?

  顾海良: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教科书上能找到答案,但我觉得这个答案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要找到城市的发展道路,必须考虑到武汉市的实际情况。

  武汉10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工业化走在前面的城市,在19世纪末已经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当时主要依靠的并不是人们所讲的资源(铁矿、煤矿),而是利用武汉便利的交通,这是我们兴起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

  现在,这一届武汉市政府继续着武汉市原有的优势,把外界的交通打通,武汉是交通非常好的城市,东西南北,到中国的东部、西部、南部、北边,最重要的城市也就是1000公里,坐飞机也就是1个小时多一点。

  武汉市的交通打通后,整个城市的活动会有新的发展,这是符合武汉市的市情。

  施罗德的

  幸福退休生活

  “看到了武汉的市容市貌,交通设置,这个地方的人,都在努力提高这个城市的可持续性。”昨日上午,来到武汉仅仅16个小时,施罗德就对武汉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谈话中,最有兴奋点的是他的退休生活。

  “我会经常出差,进行全球旅行;在国际上发表演讲,为促进国际关系的发展,为德国的政治和经济做贡献;继续做我的老职业——律师;做顾问,为很多公司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时间跟家庭在一起。”

  “德中大道做得非常棒,虽然我看到的不是很多,但都是很正面、很积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