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原真”与“抬升”再起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7日05:30  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陈 辉

  ●历经800年的国宝文物单位开封延庆观玉皇阁,因为阁底淤埋地下导致渗水威胁塔身,文物部门拟将其整体抬升3米。

  ●玉皇阁是一座无梁式纯砖砌建筑,砌筑方法复杂。开封市多位建筑专家反对将其抬升,认为阁体已严重老化,抬升过程会造成塔身损害,同时有失文物的原真性。

  ●从2000年初开始,就传出了这种反对声,直到如今,随着玉皇阁抬升工程即将开始,几位“老建筑”再次站出来表示异议。

  800年的玉皇阁成病体

  “抬升”惹争议

  玉皇阁,位于开封延庆观内,是一座全部用青砖和琉璃瓦砌成的仿木建筑,通高18.8米,分上、中、下三层,砌筑复杂。室内空间下方上圆,四个墙角上部以青砖叠涩方式砌出密集斗拱,使四壁顶口逐渐收作圆形穹隆顶,无任何梁柱梯道支撑,构筑精巧。

  据载,延庆观是为纪念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而修建的。元世祖忽必烈曾赐名为万寿宫,玉皇阁即是元代万寿宫的遗物。1984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原现存的唯一一座蒙汉文化相结合的道教建筑。

  延庆观管理所所长刘杰说,开封城历史上多次受到洪水淹没,致使玉皇阁底层下部逐渐深埋于泥土中,迄今已低于地面达3米。1984年,开封市开发延庆观旅游、修葺玉皇阁时,将底层淤埋地下部分挖出,周边砌一个3米深的方池,并做了集水井抽排水设施。现在,游客在院子里可以看到,在玉皇阁周围形成了一个距地面3米深的大坑。

  令玉皇阁管理方想不到的是,由于离包公湖很近,周边地下水位高,从被挖出至今,这个大坑就不停地往外渗水。前些年,每天抽水一两次就行了,但现在每两个小时就要抽一次水。国庆节前,记者在玉皇阁施工现场看到,集水井里面插着皮管往外排水,在一口井中还安装着一个抽水泵。

  渗进来的水虽被及时抽出,但刘杰说,现在用抽水的办法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玉皇阁的问题了,最近几年湖水水质恶化,水里所含碱性成分越来越大,对玉皇阁的地基有侵蚀,造成地基土质疏松。更为忧虑的是,长期抽水造成玉皇阁底部泥沙流失,致使延庆观院内出现了一些裂缝,局部地面也有所下沉,玉皇阁本身也出现了裂缝,玉皇阁整体已开始向东北倾斜。如不尽早采取补救措施,未来玉皇阁将面临倒塌的危险。

  “抬升”惹争议

  正是有了对玉皇阁塔身安全的担忧,管理方才有了将玉皇阁整体抬升的想法,以彻底解决水患之忧。2001年,文物管理方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了玉皇阁抬升工程并得到批准,但由于技术原因,工程并没有立即进行。得知这个消息,开封市部分建筑界人士联名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玉皇阁是砖石结构的穹形建筑,此种结构的古建筑实施整体顶升在国内尚无先例,工程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

  宋喜信,开封市建委原副主任,开封市规划专家组组长,同济大学建筑专业出身。2006年,他和开封市几位规划、建筑专家向上级写信反对玉皇阁抬升,但呼吁没有得到认同。2009年国庆节前,随着玉皇阁抬升工程即将开始,他们在网上再次发出公开呼吁,要求暂停施工,重新组织论证。这份反对意见的署名人还有开封市人大原城工委主任吴文富、开封市原国土局局长姚志翔、开封市规划院原院长常江、开封市园林处原副处长张玉发,五人均是开封市规划专家组专家,此外还有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开封市史学会会长程民生。

  宋喜信等发出的《不宜“整体抬升开封市延庆观玉皇阁”的呼吁》中说,玉皇阁历经数百年风剥雨蚀,砖瓦老化、灰浆失效、砌体强度极其低下。至今,它已成为一个折腾不起的“老人”,动不得的“砖垛”。如用外力强制整体抬升3米,并增建地下室后再放置就位。在施工地基梁、整体抬升过程中,微不足道的内应力变化,就可能使其“伤筋动骨”,甚至有坍塌之忧。

  宋喜信说,即便抬升在理论上可行,施工技术能保证吗?玉皇阁内部无梁无柱,和别的古建筑不具有可比性。“我们担心,一旦出现问题,或者表面上看不出问题,实际上砌体内更加分崩离析,将来悔之晚矣。”

  宋对玉皇阁的现状打了一个比方说,就像多病的老人躺在一张破床上,应首先给他治病而不是急于换床。他说,玉皇阁问题只需要把地下渗水止住就行了,用“止水帷幕”的办法就行,然后再维修加固。

  而作为管理方,刘杰说,玉皇阁抬升工程是经过文物主管部门论证同意的,之前文物部门召开过专家研讨会,没有找到有效解决渗水的方法。“现在地下水位上涨很快,水质含碱量高,对地基的侵蚀严重,用抬升的办法可以一劳永逸。”

  但渗水问题难以解决的说法并没能服众。网络上,有市民质疑说,地铁、海底隧道那么大的工程尚可以解决渗水问题,现有技术难道连一个塔基渗水也搞不定?

  在这场争论中,还有人提出,将玉皇阁地基回填。理由是此前埋在地下也没发现什么问题,既然抬升有风险,又止不住渗水,干脆恢复原样。对此,刘杰说,如果当初不把地基挖出来,也许腐蚀掉了外界还不知道。现在既然知道了地基受侵蚀,怎么可能再装作不知情恢复原样。

  据了解,玉皇阁顶升施工复杂。顶升开始后,需要动用16台千斤顶,将做好的混凝土厢梁顶入塔的底部,置换出泥土,浇筑成托梁,以承压桩为基础,逐步向上顶升。施工时,要求16台千斤顶同时发力,每抬升一定高度,还要重新浇注支撑点,技术难度颇高。工程是通过招标由陕西一家特种技术工程公司负责,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施工方目前已经完成玉皇阁阁体预加固等前期工程,下一步将进行厢梁人工掘进顶管施工、芯梁浇筑、托换桩及预压、整体顶升。

  文物保护思路激辩

  宋喜信说,他们反对方都是局外人,和文物部门并没有恩怨,提意见完全是出于对开封历史文物的爱护。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开封市史学会会长程民生谈及此事甚是激动,他说,玉皇阁的现状本身就是一部历史,要维护文物的历史原貌,如果强行抬升到地面,该文物价值将大打折扣。

  而文物管理部门认为,原址加固不能彻底解决玉皇阁的病害问题,必须进行抬升,而且这样的抬升是有先例的。2002年7月,国保文物——昆明妙湛寺金刚塔就利用整体顶升技术,把塔身抬高了2.6米。金刚塔曾经与玉皇阁有相似的困境,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等多种原因,塔体下沉,低于地面近2米。该塔由青石砌成,塔高20.7米,重达百余吨,施工难度大,其采用的“整体顶升,托换基础”的方法创造了国内古建筑抬升的新纪录,并取得了成功。

  但宋喜信等几位“老建筑”认为,玉皇阁和金刚塔结构不一样,玉皇阁内部无梁柱支撑,抬升风险更大。

  由于均难以说服对方,关于玉皇阁该不该抬升、如何抬升变成了一场持久的争论。其间,宋喜信等人还给国内建筑界权威吴良镛院士写信求助。但最终,国家文物局还是同意了玉皇阁抬升工程,并做了两次批复,要求对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作出针对性的解决预案后实施顶升。

  在程民生等人看来,玉皇阁抬升工程几经波折,也反映了管理方在古城保护上的自我矛盾。他认为,位于地下3米的玉皇阁地坪,正是开封特有的一种原址原位的城市变迁坐标,既有奇特景观价值,又有历史原真性价值。“如今,开封正在千方百计展示‘城摞城’特色,又何苦冒极大风险去改变元代玉皇阁的原有地面标高?”他反问。

  程民生和宋喜信均认为,原址保护也是有参考的。湖北荆江江畔的国保文物万寿宝塔(建于明代),由于荆江堤坝逐年增高,处于堤坝上的宝塔现在相对大堤地表“下陷”7米多,自然形成独特的古塔建筑景观,也为长江水利变迁作了历史见证。“为什么我们的‘玉皇阁’偏偏要破坏其‘下陷’3米的古建筑景观呢?”③14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