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沙市民:建筑之美直指心灵

  

长沙市民:建筑之美直指心灵

  能打动人心的建筑,就是最美的建筑。(资料图片)

  建筑的方言

  何立伟长沙市文联主席、作家

  在我看来,建筑其实应当是为我们的生活构筑城市的一种“方言”。如果认定建筑是一门语言的话,我觉得一个完美而个性鲜明的城市的建筑群体和它由里及外的种种营造,所使用的语言一定是方言。因为方言才能承载一个地域在文化上的独特性和生活形态上的可触性;因为方言才能表达一个地域在文化生态上的鲜活生动以及附着在这鲜活生动之上的历史沧桑与时间深度。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看重建筑语言“方言”性的原因。惟有这种“方言”的确立与存在,才能决定长沙成为长沙,而不是成为上海或深圳、巴黎或纽约。而且,它对地域文化从建筑的角度进行了自身的确认、弘扬和强调。它在时间和空间中永远不会被混淆和淹没。

  我们是生活在空间之中,我们更是生活在时间之中。而时间是一种岁月的积累,也是文化的积累。我们为什么总想壮游天下?其实我们就是想寻找处在不同时间里的景观。我们是寻找时间投射在空间上的痕迹。我喜欢一切带有时间痕迹的事物,因为那里面蕴藏了独一无二的文化。这文化是民族的、地域的、不可复制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圣人叹喟的是时间的流逝。但他不一定意识到,时间是一种流逝,也是一种堆积。五千年的时间流逝之后,堆积的便是华夏文明。这即是时间在流逝中形成的文化上的肥沃的“冲积平原”。

  时间使每一个地域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方言”。而“方言”则凝聚了每一个地域的民性、生活习俗和喜怒哀乐的演绎形式,当然还有人居观念。它通过建筑的语言对此进行了物化的表达。这就是建筑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同我们的地域和文化的关系,同我们的时间的关系。

  这是常识,但每每,常识是最容易被遗忘的。当代各个城市的建筑和装饰日益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就是常识被遗忘的恶果。

  被遗忘的,还有时间。

  我不是反对学习西方,不是反对“拿来主义”。但是学习和拿来,是为了更加凸显或再造我们的独特的城市文化,而不是使之混淆和淹没。而且我觉得,本土的“语言资源”也正被我们漠视。我们的设计师经常是捧着金娃娃而四处寻宝。有很多的建筑,在技术上是完美的,在文化上却是苍白的。这也是另一种通病。如果再加上急功近利,文化的丢失就更为彻底。

  我相信湖南的建筑师们会有一种清醒。这是因为湖南毕竟是个历史传统深厚的地域。古老的时间活在我们的现在。地域文化对我们的思维仍然有着制约力。“方言”也仍在影响着我们的潜意识。我只想看到长沙是世界上惟一的城市。这个“惟一”,起码体现在建筑语言上。它的一切都是由“方言”构建的。

  城市城市,又城又市

  彭见明湖南省文联副主席、一级作家

  从模样上来看,我们的城市和国际早就接轨了,哪怕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城市,也盖起了一些可与国际一流城市媲美的楼房,这是一个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我非常赞同共享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这要少走许多弯路,少花很多钱。尊重传统与提倡科学,谁也离不开谁,一直在磕磕碰碰中携手前行着。洋房子高大、明亮、通风、占地少,这些优势是中国的古典作品四合院子达不到的,所以城市都盖洋房子,老百姓也爱住洋房子。当下的城市选择,便必是时代的人们的选择。

  但不管城市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居家过日子,始终是城市必须尊重的内容。居家过日子是老百姓对于一个城市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想过街就能过街去看看,不必担心被车子撞着;想上厕所,便能找到厕所;走累了能有个地方坐一坐,歇一歇;残疾人、老人和孩子也能随便去街上和好玩的地方转转走走,分享一下改革开放的成果;能够像过去住在一个四合院子里的人那样互助串串门交交朋友;上街赴约吃饭时有地方停车;在森林般密集的钢铁混凝土建筑中,能给留一点供人透气的地方,还人一点自然景色……看来把城市扩大、把马路修宽、把楼房盖高、把商场做阔、把灯光搞亮,不是很难的事,有钱就行。倒是如我上述的小小要求难得做到,有一些或许永远也做不到了。如果是这样,怎么也不能说这是一个成功的城市。

  城市,应是有城又有市的。城是城堡,是相对集中的建筑规模,是一个热闹的去处,是外在的建筑形式。市是市井,市场,是供市民活动、生存的地方,是商品生产和交易处,是城的内在的血肉存在。修城要花钱,建市要用心,既考虑了城又注重于市的建设,才有可能建成一个血肉丰满的城市。

  关于如何打造一个城市,肯定有许多出色的高论和宏伟设计。但我想,任何想法和做法,如果不能让“居家过日子”这个最实在、最具体、最人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都会显得没有多少意义。

  科技与艺术缔造建筑神韵

  邓剑英艺术评论家

  当随处可见的楼盘广告占据我们的生活,当一栋栋高楼密集地矗立在城市的中央,今天的中国建筑市场是世界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观。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第一代、第二代住宅解决的是基本居住问题,追求的是生存空间的数量;而第三代、第四代住宅已逐渐过渡到追求生活空间的质量和住宅产品的品质;第五代开始着眼于环境,追求生存空间的生态、文化环境;而第六代,是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新建筑。

  时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关注安全,对住宅的规划设计、建筑形态、生态环境、绿化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思考;“电荒”、“煤荒”在中国半数以上省份出现,人们忧虑:我们的能源和资源还能否支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什么样的建筑能够节能、健康,造福当代也造福后代?

  带着建筑的梦想,一批卓越创新的设计师会聚长沙,用先进的技术,以文明、社会、生态环境为重点,通过合理高效的规划,创造出一个个环境优美的小区和一群国际性标准的建筑,并以个别建筑体现整体发展观念。因此,长沙该是一个富有韵律的建筑空间,该有一个变化统一的城市肌理,这是一个让你走近就想拥有的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家园。

  建筑之美,直指心灵

  陆兵长沙融科智地策划部经理

  在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它们是一个城市的坐标,是人类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这些现代的建筑作为工业时代的符号,承担着更多社会实用功能,占据着城市最核心的地段资源。但它们一定就是美的建筑吗?

  美的建筑的诞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充满了偶然性。首先,“美”本身没有绝对标准,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一样,这意味着一座建筑要达到众人一致称“美”绝非一件易事;另外,一座建筑从立项到规划到设计再到建造,环节众多,也许最终定夺者的喜好就决定了建筑的一切,而这与设计师无关。特别是在今天,效率成为“主旋律”,一切都让位于时间与速度。殊不知,欧洲那些世人皆称美的建筑都经过了几十上百年的雕刻,才有了不朽的传世与传奇。

  美的建筑,不能只看建筑的单体形态,要把它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下去考量,要看建筑与环境是否和谐、融洽,是否与周边的“气场”相吻合。美的建筑应该有情怀,能够与人进行交流、沟通,站在它的面前,你会产生无限联想。美的建筑,有一种温润的力量,站在它面前,你会有穿越亘古时空的错觉,倾听前人与后来者的脚步声。

  建筑之美,直指你我的心灵,唤起我们对建筑的热情与感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