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有多少官员愿意为经济发展“还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8日00:05  红网

  非知之难,实行之难。如果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我觉得时下有些地方领导的观点确实很有闪光之处。

  比如,平均水位21.62米,洞庭湖正值枯水期,10月26日,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专门去考察洞庭湖,在湖面上说了这样一番话:“无论是洞庭湖治理,还是渔民解困,正是抱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才能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历史欠账,使得一系列问题最终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湖南日报》10月26日报道)

  按照张春贤的这个说法,湖南治理洞庭湖,让渔民上岸解困,其实是“解决历史欠账”,是地方官员们在“还账”。这个说法就很有新意,对于时下的干部们来说,这是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改革开放30年,经济建设成就确实巨大。然而,经济发展固然给百姓带来了实惠,使国家增强了国力,但是,许多地方确实还有“欠账”,这不能耍赖,不承认就是不负责任。这个“欠账”,是欠环境资源的帐,欠弱势群体的帐,欠社会保障的帐,欠以人为本的帐,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做得不够、或者干脆忘记做了的。

  这些“帐”,已经到了该还的时候,也到了可还的时候,更到了不得不还的时候。说是该还,“欠账还钱,天经地义”,没有做好的工作当然要补起来,这是政府的责任;说是可还,因为现在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只要下定决心,地方政府实际上已经有能力解决一些问题甚至是难题;说是不得不还,是因为“欠账”是要付利息的,再不还,环境资源就难以为继,无法再支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就得不到保证,发展的环境和动力就会丧失。

  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们,确实都应该有这样一种“还账”意识,这才是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作为官员,现实生活中可能私人并不感到经济拮据,但是,既然是官员,就得对经济社会的“欠账”负责,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去还,否则,就是失职,至少是不称职。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真正在环保、民生等各方面都做得十全十美、完全没有“欠账”的地方,很难举出几个,所以,张春贤的这种“欠账”说,切合当前中国实际需要,富有时代意义和普遍意义。

  毋庸讳言,现实生活中,有些官员眼里只有“仕途账”,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继续走粗放式发展道路,任由对环境、民生等“历史欠账”越欠越多,为官一任,“欠账”一方。有些官员眼里甚至还觉得是国家和人民欠了他们的“账”,提拔他们还不够快,给他们的待遇还不够高,因此以权谋私、胡作非为,欠下对国家和人民更多的“账”。就是那些作风正派的官员,平时一心一意谋发展,想着如何继续“赚钱”的多,想到还要“还账”的少。所以,张春贤的“还账”说,确实很有针对性,对于上述这些官员们来说,不啻是一剂醒世良药。

  问题在于,“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正因为有些“利于病”的良药是苦口的,所以不能为有些官员真正接受、实行。因此,“还账”说有了,但官员们愿意不愿意还、能够不能够还,是否能做到知行合一,如果没有更好的机制来保障,这就确实还是个难题。

稿源:红网 作者:人地天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