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8日06:00  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李晓玮 田宜龙

  粮食总产再超千亿斤,为战胜危机注入“强心剂”

  1078亿斤,一个崭新的数字。大灾之年,河南依然迎来了丰收!

  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显示:今年我省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078亿斤,比上年增产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并实现连续4年突破1000亿斤的目标。这也是我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

  喜讯传到中南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近日先后对《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今年我省秋粮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再超千亿斤情况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对河南粮食总产再超千亿斤表示祝贺,对河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胡锦涛在批示中说,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奖励和补贴政策,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全力防灾抗灾,实现了全年粮食总产再超千亿斤的目标,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新贡献。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大灾之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再超千亿斤,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可喜可贺,又来之不易。

  人们无法忘记,那边国际金融危机的魔影尚未消退,这边五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悄然袭来,还有极其恶劣的狂风暴雨导致尚未成熟的秋粮大面积倒伏,让“中原粮仓”面临严峻挑战。

  人们更无法忘记,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果断出击,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打了一场抗灾夺丰收的漂亮胜仗,捍卫了国家粮食安全!

  大灾之年的河南丰收,意味着本省近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食品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有了可靠保障,为中原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大灾之年的河南丰收,意味着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迈出了重要的关键一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国内社会乃至国外对中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决策的疑虑,保障了这一战略工程的顺利实施。

  大灾之年的河南丰收,也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打了一针“强心剂”,鼓舞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突出抓好粮食生产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粮食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稳民心、平物价、保民生的特殊商品。

  河南是国人重要的粮仓,其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10,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河南除了要满足全省近1亿人口的需求外,每年还要向省外提供300多亿斤商品粮。河南在全国粮食生产中举足轻重。

  专家说,近几年我省粮食生产之所以能够连年获丰收,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粮食生产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工业,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

  面对今年突发的冬春严重旱情、秋季大风倒伏灾情等特殊生产形势,省委、省政府极端重视。省委书记徐光春多次强调,河南是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的崛起与其他省份特别是与沿海省份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是我们必须在搞好“三农”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崛起。如果粮食问题搞不好,粮食不能丰收,近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会受影响,作为我省最大的支柱性产业的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就会削弱中原崛起的基础,影响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加快中原崛起的斗志和热情。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也多次指出,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是我们应尽的政治责任;稳定粮食增产也是我省应对金融危机、做好“三保”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基础。无论从国家大局出发还是从河南发展出发,都必须确保粮食稳定增产,须臾不可放松。

  严重旱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及早科学决策,把抗旱浇麦保丰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果断制定了一手抓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手抓抗旱浇麦、保夏粮丰收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

  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紧急启动了“600抗旱保丰收行动计划”,并紧急筹措12.51亿元,在4月底前建成了一批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的应急灌溉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39万亩。同时紧急组织全省13794名科技人员,分包4.8万个行政村,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面对面地指导农民合理浇水、科学抗旱……

  针对河南过去存在的重夏(夏粮)轻秋(秋粮)、秋季易遭涝灾等影响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省委、省政府今年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450行动计划”夺取秋粮丰收实现全年粮食产量超千亿斤的意见》,对秋粮生产进行部署和安排,力求做到夏秋并重。省财政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对黄淮海平原及南阳盆地的低洼易涝秋播农田进行了治理。

  “从夏粮‘600抗旱保丰收行动计划’到秋粮‘450行动计划’,这是省委、省政府在今年这样一个非常之年采取的非常举措。这些举措在今年的抗灾减灾中发挥了十分积极而关键的作用,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

  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为连年丰收提供持续动力

  大灾之年的1078亿斤,使我省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稳站上千亿斤大关,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关爱河南“三农”工作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结晶,更是中央和我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结下的丰硕果实。

  “好的政策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定盘星、激活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动力源。”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说,“近年来中央和我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让我省粮食连年丰收。”

  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6年发布支农惠农的“一号文件”,发出了强烈信号。200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前一年免除农业税。同时,通过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等,变“一缴”为“多送”。

  2003年至2008年,全省累计兑现种粮农民的各种补贴193.22亿元,户均补贴1003元。而且从2005年开始,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对产粮大县实行奖励政策,3年累计奖励资金达到43.6亿元。从2005年到2007年,河南省又确定对24个产粮大县,集中开发资金进行重点扶持,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面对今年特大干旱,省委、省政府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惠农政策措施落实上突出一个“早”字,即提前1个半月拨付2009年农资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资金78亿元;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提前近3个月启动,并将喷灌机、潜水泵等抗旱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降甘霖,让农民得到了 “真金白银”的实惠。去年我省仅16项种粮惠农补贴就达100.5亿元,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77.8亿元,比上年增加38.3亿元。

  “我省粮食连续丰收的这几年,正是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期,成为我省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省财政厅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井剑国说。

  大灾之年的丰收,是勤劳的中原儿女在河南粮食生产史上写下的壮丽诗篇。

  如今,全省上下正以种足、种好小麦的实际行动来深入贯彻中央领导批示精神,着力抓好粮食生产。到10月26日,全省已播种小麦7559万亩,占预计麦播面积的95%,不仅播种速度快,而且播种质量高,实现了麦播良好开局。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正组织专门力量紧锣密鼓地制定2010年粮食增收计划,力争明年再夺丰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②9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