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难忘歌乐山下·印象79(之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8日08:36  法制日报

  大学生活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往事历历在目。用镜头捕捉大学里的足迹,用笔端记录我们心中的记忆。一张照片,一个故事,勾勒出30年前西政校园的美好印象。

  为此,本刊特开设《印象79》栏目,邀请法律学人讲述那段精彩的大学往事。

  编者的话

  作者张卫平是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也是西南政法大学79级的一员。今年10月,为纪念入学30周年,79级校友应邀写了些对西政4年大学生活的回忆,《印象79》便是张卫平为此而作。

  与此同时,我们也热切希望毕业于各院校的法律人把你们当年的故事、照片无私展示,积极与我们联系,让读者与我们共同分享那难忘的美好记忆……

  ▲工地包围着东山大楼

  张卫平

  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其名气远不如其旁边的烈士墓、白公馆、渣滓洞;歌乐山山下的人远远不如山上的名气大。

  大学对我们来讲,是完全陌生的地方,虽然经历过“文革”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全面压制,但我还是对大学充满了敬畏。不过,那时上大学的心境与现在不同——与其说是要踏入知识的殿堂,还不如说是参加了另一场革命。

  从杨公桥远远地便可以望见“西政”的东山大楼——当时还没有穿上灰色的“外套”,一身赭红色,似乎表明法学也是“文化革命”中的“烈士”——由于耸立在东山上,显得高大无比,虽然仅有五层。好在梅汝璈先生说过,大学非大楼之谓也。

  我的工作单位对我不错,用“北京吉普”——现在应该叫越野车——把我送到了西南政法学院。在“西政”标志性圆拱型大门处,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个同学,是一位女生,也是来报到的。印象中,此人手提一只藤编箱子,给人的感觉有些像抗战时期奔赴解放区的大学生。后来知道了她的名字叫张白莉,四川营山人。

  我进大学的年龄已是现在研究生们毕业戴上硕士帽的年龄,但在班上,我还只能排在第七位。同班的同学,年龄最大和最小几乎相差一倍。当时及以后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即我们班有两位同学第一次一起进教室时,老师还以为是父亲把儿子送到了教室,于是便拦住年龄大的同学,语气和蔼但坚定地说:“这是教室,学生进去,大人就可以回去了。”最后还加上一句:“请家长放心,孩子我们会照顾的。”这个被允许进教室的学生就是我们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按照法律规定尚属未成年人,用专业术语讲,系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这位“未成年人”就是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校长陈彬教授。这位“大人家长”就是陈彬同学的室友———钟实同学,他一口厚重的湘西口音,直到毕业。今年,我与陈彬谈起这一往事,陈说应该属于“段子”,并非事实。不过这种事,即使是当事人也并非清楚,有些事自己并不比他人更清楚。

  班上的同学,不仅年龄差异大,且身份各异———军人、干部、工人、农民、教师、运动员、应届毕业生,可谓“品种齐全”,“成分复杂”,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现象。几年后,这样的组合就不再有了,只有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划分。

  大学复建,一切都处于建设之中。没有礼堂,也没有阶梯教室,更没有体育馆,学校是一个大工地。最初,洗脸漱口只能在工地取水。开学典礼在临时搭建的窝棚中进行,每一位同学提着自己寝室的凳子,排排而坐,真像战争时期的抗大或抗战时期流亡昆明的清华北大。我还依稀记得,坐在我右手边的人是邱兴隆———以后成为传奇人物的邱兴隆同学。

  进校报到后,我被分到九班。分班是如何进行的,至今也是一个谜。全班42个同学就这样从全国各地非常偶然地排列组合在了一起。

  第一年,我们年级的同学还住在现在的东山大楼。十几个男同学住在一个房间,就像刚入伍的“新兵蛋子”。第一个有印象的同班同学是张贤普,江西人,个子高,话不多。毕业至今再也没有见过,虽然曾在同一个城市有一年的时间。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