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理解的超越”,不见得是坏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9日00:33  红网

  一报纸文章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作为作者的本报前实习生周南(化名)自己试做了一遍题,总分15分中只拿了1分。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是错的。(《中国青年报》10月28日报道)

  其实看到这样的消息已经不是第一次,韩寒早就道出过这一滩“苦水”,可谓是老生常谈了。但在我国这样的教育大背景环境下,一篇接连一篇的报道,一个又一个教授支招,一名又一名老师或同学的掺和,只能轻轻哼出几声呻吟,撼不动应试教育这座坚实的堡垒。如此,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存在即合理,既然有这样的现象,那么何不探讨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所具有的价值呢。

  但凡高考的过来人,都经历过大量的语文阅读的魔鬼般练习,老师们精心“研究”出来的一套又一套的答题套路及所谓的答题技巧,被我们反复训练,总之,得到高分就是最终目的。细细想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和研读思路,总觉得有悖什么,首先就是违背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再就是超越了自己阅读水平和感知能力的高低,另外就是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都将作者本身的写作初衷和目的大大的夸张和美化了:也就是说,像周南先生所说的那样:作者本身写时,压根没有那么细心那么推敲着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标点每一段文字究竟需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对于文章有什么总体的或者是部分的好处,然而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就高于写作本身了,甚至大大的神话和深化了。(当然不排除某些作者的字斟句酌和咬文嚼字的精益求精)

  红学会就是一个典型。试想,如果没有那么多人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咀嚼,没有那么多人对曹雪芹的写作初衷和意义推测,首先是没有了这样一个大群体的存在和衍生,其次是没有那么多的红学研究著作,也不会引发那么多的人去好奇去品读《红楼梦》这一本传世之作。没有了这些众多的红学家的研究和讨论,人们对书本和作者的个中意义就不会那么多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否则,《红楼梦》就只会是一本高深莫测的书,一本远离尘世的阳春白雪的纯文学,就不会叫国人们如此的争相恐后的去了解和研读进而加以理解。如果没有了这样一层一层的深入和讨论,如果没有了这样的受众普及,那么它就只能是奉为至上、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宝物,而不会让人真正地去触及去传承去弘扬。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我这样的推理只是在少数的优秀作者、优秀作品中适用。就如韩寒曾经在提到命题者与作者想法不一致时说:“选择的文章八成作者都是上个世纪就死了,真是死无对证了。”其实,对于当今一些名篇名作来说,这样所谓过分的“研究和理解”其实也是大有裨益的。可能老师们针对高考这样的大环境所提供的一些答题套路的确值得商榷,然而对于一些作品的研读和理解,只有经过这样的逐层分析,字斟句酌的咀嚼,才是探讨文章内涵、培养思维的良好方式。(至少是当今国情下的一个较优选择),或许这些理解的答案或者方式的确有悖于作者的初衷和想法,但是,毕竟是其他人在读在看在想在研究。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也就是这个道理么?至于老师给分及其标准,那又是另外的话题了。

  研究研究,理解理解,都是人为的,都是思维得来的。不论是有悖于或是顺应了作者的初衷,都可以更好更多的理解文章内涵,类似的“理解的超越”,我个人认为都不失为一件好事!

稿源:红网 作者:陈岭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