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纳入统计的私企工资”能左右经济政策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30日00:09  红网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披露,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较低,2008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7071元,只相当于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平均工资的58.4%。(《人民日报》10月28日)

  只有眼睛看得清楚明白,动作才能做得有条不紊,才不至于在上楼梯的时候被绊倒,下楼梯的时候失足。统计其实就好比是这样一双眼睛,既然政策的制定和出台都是以统计数据作为基础,那么,统计数据是否充分真实的反映了情况,无疑兹事体大。否则的话,连统计本身都不真实,与现实差之千里的话,建立在不实统计数据基础上的政策制定,显然只能错上加错,甚至南辕北辙。以收入统计为例,当比例更大的私营企业人员根本不入统计的法眼,国民平均工资收入的统计只涵盖公务事业国有单位时,如此统计数据其实不过是个小众游戏,出现“被增长”的质疑之声也就并不奇怪了。

  不过,有问题并不可怕,统计数据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只要与时俱进,经常完善就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公正。在这方面,国家统计局调整口径,将私营企业人员纳入平均工资统计之中,无疑值得期待。既然统计显示私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只有17071元,仅相当于原有工资统计制度平均工资的58.4%,看来,当初公众有关工资“被增长”的抱怨,的确并没冤枉统计局。

  而当私营企业员工的收入不足机关人员平均工资的六成时,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平衡其实已然暴露无疑。然而,一个社会要和谐,公平公正其实是必要的前提,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是否大体均衡,毫无疑问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既然如此,私营企业人员工资收入过低的问题,显然不应被无视。

  事实上,大量中小型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不仅薪水十分微薄,职位也同样相当不稳定,既然如此,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基于这样一个完整的统计结果基础上做出,并更多的倾向于私营企业员工收入的增长,其实才是消弭社会分配不公,避免社会心态失衡,防范各种社会群体性症候,并维系社会治安与稳定的必要前提。

  基于此,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纳入平均工资统计,其实只是第一步。如何正视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工作不稳定这一现实问题,如何因地制宜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并补足私营企业员工收入这块短板,其实要比公务员涨薪,公共服务涨价要关键得多。后者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前者才是雪中送炭。无论如何,经济政策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不能走上南辕北辙的误区,而更需向公平公正的健康方向回归。

稿源:红网 作者:吴江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