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强悍的弱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31日01:30  长江商报

  ——王石答本报记者问

  “拐点论让我难受了整整一年,所以不再公开谈房价、谈楼市,我只谈灵魂。”昨日,王石如约来汉发表演讲。

  在被妖魔化的房地产行当里,王石总是很强悍。但在“拐点论”“捐款门”等切身利益纠纷中,王石又成了弱者,他经历过怎样的心路历程?

  2008年对王石意味着什么?本报记者问。

  “人本身是脆弱的,也是孤独的。”老王说,从1983年以来,他第一次感到孤立无援。一直呈现在他脸上的光彩,顿时消失。

  “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一句‘拐点论’差点让我成为整个行业的公敌,杭州的降价事件更是直接导致一场打砸风波,让我不得不对行业内的利益集团感到恐惧,同时也为被高价所绑架的非理性消费者感到悲哀。”

  面对这个疯狂的行业,王石所谓的规劝和自律,并不为人所认同,至少对行业发展并没有真正起到任何作用。

  万科在全国范围内的降价实施后,不到一个月,一套房子缩水20万,情难以堪的业主冲进售楼部,或抗议或打砸。对万科来说,在全国范围内退房风潮,虽然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也曾事先向相关部门反映求援。

  王石透露,最终,他们虽然到了现场,但选择了袖手旁观,现场一度出现肢体冲突。一向自信满满的老王第一次感到了无奈。

  “拐点论”带来的孤独

  “从1983年到现在,我第一次感到孤立无援。”

  如果说,因为“拐点论”,大众让他披上霞光,那么“捐款门”则让其站到阳光背后。“网上小小一个帖子,就让我成了千夫所指。”他略带委屈地再次回应“捐款门”。

  “那个帖子把我打回了原形,无条件道歉之后,让我知道自己是老几。”他说,从那以后,他便开始更认真的思索一个企业存在的意义和责任,“同时,我就不再公开谈房价、谈楼市,只谈灵魂。”

  在讲这番话时,记者注意到,老王再度黯淡。

  在网络面前,职场的强悍和霸气,已荡然无存,老王成了一个弱者。一下子从登上珠峰的明星董事长偶像跌落到房地产业的葛朗台,他通过登山、周游世界不断调整心态,并且不断思考。

  早在2006年,老王的《道路与梦想》一书出版,他就公开表示,自己和万科都不会再有故事,但这“关键的2008年”,让他明白,“过去20多年不过只是序言,故事现在才刚刚开始。”

  故事现在才刚刚开始

  “那个帖子把我打回了原形,无条件道歉之后,让我知道自己是老几。”

  有人说,房地产市场多年的绝尘狂飙,让苦求一室以庇其身而不得的人们心生怨恨。

  万科“不幸”成为这个行业霸主,老王成了霸主头儿。这显然是老王所愿,他总是努力“漂白”。

  他总会撇清自己与万科的关系,但每到关键时刻,他又会挺身而出,并且一如既往的强悍。“2007年11月的时候,我曾经讲过,万科曾经拿过地王,但是以后不会再拿地王,现在我还要再次重申,万科以后还是不拿地王。”

  对于近期过热的“高房价”问题,他解释说,“前一段时间,一线城市价格上涨得过快,市场过热对发展是很不利的,而万科今后不做高房价的推手。”

  当再次追问老王有关万科战略的时候,老王回答得很坚定,“宁可错过机会,宁可错过发展,万科也绝不拿地王,绝不做价格上涨的领跑者。”

  不做高房价的推手

  “宁可错过机会,宁可错过发展,万科也绝不拿地王,绝不做价格上涨的领跑者。”

  在演讲开始之前,“运动型”企业家王石先放了一段短片。

  这是今年9月27日,他登上尼泊尔马纳斯卢高峰时拍摄的画片。海拔8163米的山峰,在曾经的征服者驻扎的雪地里,如今只剩一片荒石。他长叹:地球在变暖。

  老王每次登山归来,必有大作问世,本次亦然。

  有闻2008年夏天,他来到了自己称为“世界若有十分美,大约九分在耶路撒冷”的地方,思若泉涌,才有《徘徊的灵魂》问世。

  “我写这本书,跟个人追求有一定的关系。”他说,这本书让他又一次反思了国内商场让人无奈的现象。

  老王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他都觉得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之路必然崎岖坎坷,“就算前途光明,过程也必然曲折,充满让人灰心气馁之事。”

  “我今年58,再过两年,我都60了,我需要慢下来,是因为我们不仅要看到未来,看到更远的地方,也要回顾过去,要看得更清楚。”分析起自己的性格,老王经常感慨起自己的年龄,“年纪大了,‘利’于我而言已不重要,所以我当然会重‘名’”。

  《徘徊的灵魂》集结了王石朝圣耶路撒冷的随笔,有关万科及地产业的一些散论。“套用评论家的时髦用语,它披露了两种现实,一个是当下房地产的现实,另一个就是我个人心灵的现实。”

  他说,写一本激情四射的书,说说理想、成功、韧性,再加几个小失败做点缀,“这很主流”。

  本报记者 张磊 郑良中

  一个灵魂徘徊的商人

  “就算前途光明,过程也必然曲折,充满让人灰心气馁之事。”

  “我外表苍凉,内心时尚”

  ——本报记者独家对话王石

  午后,江边,马哥孛罗酒店,《耶路撒冷》之歌在回响,王石走过来。

  他穿着枣红色夹克,眼神有如火的东西在闪耀。面对记者,笑声清脆。

  “《道路与梦想》讲的是铺路,《让灵魂跟上脚步》讲的是开路,《徘徊的灵魂》讲的是选择路,相信每一个读我新书的读者,都会有收获,当然,来我的书友见面会,收获会更大。”

  窗外,可望不尽长江滚滚东去。朋友式的谈吐,窥出几许真性情。

  记者:为什么喜欢旅行?

  王石:最近我喜欢看《易经》,事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应该选择放手。何况,哪个人的人生不是以泪水结束呢?李白说过,“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寒山也在悟道后出家为僧了却尘缘,凯鲁亚克虽然没有出世的“空”的思想,在他看来,一切人生的旅途,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已。

  记者:你是个时尚的人吗?

  王石:(笑)他们说我是外表苍凉,内心时尚的那种人。

  记者:您喜欢冥想和参禅打坐,为什么?

  王石:其实我们老祖宗一直很讲究“形与意”或“气与意”的关系,这个“意”实际上就是“冥想”。这个“形”和“气”则是冥想的内容,对行为和内气的运行进行冥想,于是构成了充满快感的内心世界。僧人们在打坐时保持内心的虚空,右脑的思维非常活跃,不断会有灵感出现,以至将经书中的理念一一参透,顿觉自己生命的价值无形提高,如此高境界的快感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对于经常用左脑工作的企业家,是一个很好的放松。

  记者:您对武汉这座城市及武汉的楼市怎么看?

  王石:武汉是我很喜欢的城市之一,对武汉的豆皮有些印象。我看好武汉的楼市。

  记者:为大家推荐一本书吧。

  王石:除了我自己的《徘徊的灵魂》,我推荐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国是个美学教育缺失的国家,《美的历程》这部书是用美学的标准去评价中国的考古、文学、艺术。我曾经去看过湖北博物馆出土的文物,看过编钟表演,很感动。因为创造美是需要真情实感的参与的。这样的创造就如同我们写文章,最感人的文章不是运用了多少华丽的词藻,讲述了多少真理名言,而是这些话是否发自作者的内心。

  本报记者 赵小川

  速写王石

  这是今年与王石的二度相遇。上次在北大光华,其老友黄铁鹰教授主持,提问环节,学生们举起森林般的手。这次,台下企业精英稍显含蓄,主持人赵凌云教授照顾了我。

  提的两个问题,有幸得到老王赞赏。偶尔被媒体称作“老狐狸”的王石,总是微笑,那是种逼人的真诚。谈起老本行之外,用他的话说,格外兴致勃勃。

  他的双脚丈量过珠峰,丈量过极地,丈量过戈壁,并将继续丈量……

  我的同事说,王石与他所处的环境,一直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有种尴尬的青涩,也可谓孤独的标杆。

  同事又说,其实王石没错,是大家的口水把他捧上神坛,同样,还是那些口水,要把他请下神坛。

  王石曾做过假设,假如他早出生十年,因为不甘于平庸的性格并存在于饱受争议的“文革”时代,是很难成功的。他承认自己运气好,但是有1%的努力,也是100%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个1%,所有的运气都没有意义。

  对于万科的未来,王石自己也知道,总有一天,中国的住房建设会饱和。那么万科将来做什么行业?他说:“将来做什么我不管,我只要你们保证,最后那天的最后那套住房,是我们万科建造的!”

  与江湖、体制打交道,致力于打造现代化企业,老王是强者;但一句话没说好,争议评价就划向反面,起点是强悍,终点是弱者。

  本报记者 张磊 郑良中

  今天下午三点与王石相约

  200张门票现场发放

  本报网站现场直播

  本报讯(记者 田立平)受本报邀请,王石先生“徘徊的灵魂——经济大势变动下的企业选择”的主题演讲今天下午三点将准时在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开讲,并现场签售新书《徘徊的灵魂》。

  记者发稿时从本报社领票点和鲁巷华乐商务中心一楼领票点了解到,7500张门票已经发售出去7300张,最后200张门票将现场发放。

  王石先生的演讲下午三点准时开始,读者从下午两点可以开始进场。本报网站将对活动进行直播。网友可在论坛(bbs.cnxianzai.com)现场提问,所提问题得到王石回答的,可以获得王石亲笔签名赠书一本。

  小提示:演讲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

  时间:15:00-18:00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