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与奔腾的时代同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31日08:35  解放日报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今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迎来成立80周年庆典。

  全球化背景下,兼具国际眼光与中国经验的复合型新闻人才,成为世界各国媒体的迫切需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结合各自优势,合作创办“全球媒介与传播”硕士双学位课程,首批来自法、澳、中、印等8个国家的8名学生近日毕业。这一全新的国际合作方式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界首开先河。

  好学力行,创新求索。自1929年初创以来,复旦新闻学院始终与奔腾向前的时代同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新闻工作者。

  求真务实,薪火相传。复旦新闻学院不懈注解“面向世界,争创一流”的光荣传统。

  “期与国外大学新闻学科媲美”

  在复旦新闻学院,至今已延续三年多的“媒体进课堂”讲座,可是热门中的热门。2006年9月起,来自本市多家媒体的一线骨干记者、编辑成为这里的“编外老师”,为学子们带来精心烹制的新闻实务大餐。通过一个个贴近现实、有血有肉的真实新闻案例,搭起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更传授媒体前沿趋势、经营中遇到的瓶颈等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受到全院学生的热烈欢迎。

  早在初创时期,复旦新闻系的定位就是“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体制完整的新闻教育大学堂”。这种办学理念和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欧美新闻教育的启发。当时的招生简章上,明确办学目标:“期与国外大学新闻学科媲美”。

  勇挑重担,锐意进取,这就是“面向世界,争创一流”的原动力。

  首任系主任谢六逸有这样一段轶事:1929年时,他感慨当时的新闻界不遵守新闻价值,“暑天数十万的上海闸北住户,不知什么原故,忽然有两天没有一滴自来水,报纸上没有只字的记载。但是某姓有姊氏死亡而妹往填房的新闻,却很有力地登载出来。”他提出,新闻教育是为了“示以新闻记者正确之文艺观念,复导以新闻编辑之轨则,润泽报章,指导社会,言而有文,行而能远”。一个好的记者,应符合“史德,史才,史实”三条件。

  自此,复旦新闻系确立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学理念,稳固了根基,逐渐发展成中国新闻教育的中坚力量。当时的复旦新闻系不仅自办新闻性质的定期刊物,而且还办复新通讯社、资料室和印刷所。高年级学生组织起校刊社,内分采访和编辑两个部门,在教授的指导下每周出版一次。复新通讯社每日对外发稿两次,各大报馆多乐于采用。

  新闻学院的老校友们更难忘,1943年秋,系主任陈望道发起“新闻晚会”,每周六晚雷打不动。青年们热血满腔、齐聚一堂,锻炼思维、研究时事、争鸣学术,话题从“当今中国往何处去”到“日本为什么投降”。参加者不限于本系师生,一开始只有几十个人,随着校内外影响力的扩大,最多的时候达到两百多人。

  “做新闻记者一定要‘抢’新闻!”

  “做新闻记者一定要‘抢’新闻!中国的通讯社只在万隆会议的报道中,发稿抢在世界各通讯社之前,你们踏上工作岗位后,一定要争气啊!”新闻系1955级系友杨翱卿说起老师邵嘉陵当时讲课的激情,记忆犹新。

  教学要求与世界接轨,用全球新闻人的尺子度量学生、鞭策学生,引领他们追逐高远理想。薪火相传,求索不息,这就是“面向世界,争创一流”的底气。

  上世纪30年代,著名新闻人戈公振为学生作演讲时说:“理想的政治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历史、地理、法律、国民、经济、统计学和外国语。理想的商业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国民经济及统计学、地理、法律和英语。理想的省报和地方报纸的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历史、地理、国民经济、统计学和特殊的法律。理想的国民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哲学、历史和本国文学等。”许多学生将其作为座右铭,牢记于心。

  曾在上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报纸具有“阶级性和商品性”双重属性的复旦新闻系主任王中先生,在1978年复出后的欢迎大会上曾对同学说:“你们要成为有无产阶级党性的、有正义感的、有科学精神的、敢于讲真话的新闻工作者。”

  “可以有不宜说的真话,但是一定不能说假话。”在新闻学院的课堂上,这句话让曹筠武印象深刻。怀揣“不说假话”的新闻理想,这位28岁的年轻中国记者,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小时,从成都向重灾区徒步进发并沿途采访,写出了长篇报道《都江堰—汶川:90公里生命之路》。凭借非凡勇气和出色报道,他获得了2009年骑士国际新闻奖。而当年得奖者全世界只有3个。他说,在复旦四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一个记者应该有怎样的职业素养,必须按照怎样的职业规范来工作,应该拥有怎样的专业精神。“作为记者,我们最大的职责就是把真正的现场,把这个事情真正的真相还原给读者,让读者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复旦人有一种与时俱进的特质”

  日前,“985工程”二期项目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在复旦大学揭牌。它的成立,旨在发挥复旦新闻学院学术资源优势,打破学科之间壁垒,跨越地区和国家界限,瞄准国内国际与“媒介化社会”相关的前沿问题、前瞻问题、全局问题和战略问题,开展全方位、多学科、高水准的学术研究,以形成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制高点。

  在这里,创新是永恒旋律:第一个引入公共关系学科,成立第一家新闻学院,建立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始终紧扣时代脉搏,求索不息,这就是“面向世界,争创一流”的视野。

  放眼世界,从传统的报纸、刊物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媒体、手机新闻,甚至电梯边随处可见的液晶屏,传播技术的革命带来传播载体的极大丰富,带来传播形式的极大改变,并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改变着世界运行的轨迹。与此同时,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也不断要求新闻传播业体制机制的破旧立新,呼唤着更多新型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新闻学院扎根复旦百年厚土,为学子提供多学科、宽背景、深底蕴的成长养分,在教学设施、科研投入、课程创新等多方面坚持探索。2001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订协议共建新闻学院,这种学界与业界资源有效互补的办学模式,在全国300多所高校的新闻院系中尚属首创。

  如今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校学生总数达1100多人,拥有8个硕士点,4个博士点,已建立起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这四个一级学科于一身的现代化学科体系。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1998年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电视策划和制作机构。面对未来,这位新闻系1984级学生激情满怀,“时代不断在进步,不断有新的媒体出来,不断有新的行业出来,我们复旦人有一种与时俱进的特质。而从新闻系出来的人通常又会有一种影响和改变世界的理想。复旦新闻人始终在为这个理想努力奋斗。”


本报记者 彭德倩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