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厚积薄发 再创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31日09:34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见习记者唐闻佳

  这是一朵在险滩激流中迸出的浪花,穿越跌宕起伏的岁月奔涌而来;这是一片在峭壁暗礁上磨砺出的大海,兼容并包,奔腾不止。

  80年筚路蓝缕,成就了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教育机构;

  80年铁肩妙手,见证了中国几个时代的艰难与辉煌;80年斗转星移,引领着中国新闻教育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1929年,怀着“润泽报章,指导社会”的抱负,复旦大学新闻系在上海诞生了,一个院系与中国近百年新闻事业相生相伴的故事随之开始书写。

  今天,新闻传播业正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崭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前不久在世界媒体峰会上指出,当今社会,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这不仅是对媒体的要求,也是对新闻教育的要求。有着80年深厚积淀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正按着这一要求不断开创新境界。

  生逢其时

  应时代而生,伴时代前行,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真实轨迹。

  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东西交汇的上海,处在变局的中心。当时的上海,报业空前繁荣。然而,快速发展带来了过度商业化的倾向,缺乏专业精神导致了新闻价值观的无序。“恶劣的报纸,正如毒物一般,在每天的早晚,残杀最有为的青年,颓唐健全的国民。”社会有识之士为此担忧不已。培养训练有素的、合格的、心忧天下的新闻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迅速变革的时代,孕育了复旦新闻。

  由马相伯创办的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己兴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它以“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为旗帜,寄托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救国的理想;其综合性大学的性质,亦为新闻系的诞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1926年,复旦大学开始在中文系开办新闻学组,1929年正式创立新闻系。首任系主任谢六逸明确提出新闻系办学应立足“矫正时弊,润泽报章,指导社会”。这是当时的仁人志士对大学新闻教育的期待,也是大学教育对社会的担当。

  虽然复旦新闻并非中国最早的新闻教育机构,但却是唯一一所能薪火相传至今,并且仍矗立在时代前沿的。这源于她的办学理想以及相应的教育模式,使她不仅生于时代之需要,而且紧跟时代之步伐,呼应时代之变迁。

  抗战时期,在最为艰难的时刻,时任系主任的陈望道在重庆北碚带领师生开始了复旦新闻的重振之路,他提出“好学力行”的系铭和“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的办学方针,这成为复旦新闻人长期秉持的精神品格。

  建国初期,在时任系主任王中的带领下,复旦新闻系率先打破单一的苏联教学模式,编写出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新闻专业教材,并积极开展西方新闻学译介、中国新闻史研究,新闻教学和研究之活跃为世人所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复旦新闻系再一次走在了时代前列。如今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已经形成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四个一级学科于一身的现代化学科体系,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四个层次齐全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可以在复旦新闻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找到对应的轨迹。

  使命所在

  “前不久在世界媒体峰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媒体的责任和应有的社会担当,要以此来训练学生具有这样的抱负、理想和责任感,同时他们的知识结构,他们的能力专长,包括未来从业岗位都应大大地拓宽和丰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王仲伟对新闻教育提出这样的要求。

  从复旦大学新闻系诞生那天开始,培养时代急需的新闻专业人才就是她最大的使命。

  “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1945年4月,由老系主任陈望道募捐筹建的新闻馆落成开馆,这副对联,寄托着新闻系早期开拓者们的雄心和厚望。于右任在发来的贺信中说:“中国新闻事业与复旦,在过去已有密切的关系,在未来更有远大的展望。”

  肩负使命,复旦新闻的历任主政者们,都倾力于打造高素质的学生。

  ——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新闻传播事业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复旦新闻人在经历大学四年熏陶后,都会由衷产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使命感。无论是战争年代纵论国家时事的“新闻晚会”,还是一代代学子所积极投身的各种社会活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复旦新闻人的共同精神气质。

  ——严格的专业训练。在创建之初复旦新闻系就搭建了一个明确的课程结构,包括:基本工具之训练,专门知识之灌输,辅助知识之旁助,写作技术之训练。而这一训练又是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例如,每位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涯中要到新闻单位进行为期半年和两个月的大、小两次实习,已经是延续半个多世纪的“保留节目”,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载体。

  ——强调人文素养的养成。复旦新闻或许是最早践行通识教育的院系,她历来要求学生通晓文、史、哲、政、经、法等各门学科,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深厚的学养基础。植根于复旦大学的百年厚土,使这一通识教育卓有成效。正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所说:“如果说复旦培养的新闻人才跟其他学校有所差别的话,那么就是他有广博的知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以及宽广的社会知识。”百年岁月,复旦积涓流而成汪洋,各大学术领域名师辈出,为复旦新闻学子提供了多学科、宽背景、深底蕴的成长养分。

  80年,这里走出了近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中坚力量。

  进入21世纪的复旦新闻学院,把目光瞄准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指出:“中国的发展需要传播教育、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没有这个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地位。”他寄语新生:“立足上海,放眼世界;钟情传统,更紧贴时代,勇于探索。”“传播技术革命扑面而来,复旦新闻学子,当向潮头立!”

  奔腾向前

  复旦新闻的历史,是一部奔腾向前的历史,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都一直走在全国新闻院系的前列,引领着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

  首任系主任谢六逸率先提出了“期与国外大学新闻学科媲美”的办学目标,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让谢六逸去主持全国新闻系教材的规划和审定编写工作;上世纪50年代,在王中的推动下,新闻系率先构筑起新闻学原理、新闻史和采访写作的主干课程体系;进入80年代,复旦新闻又在全国最早引入传播学和公共关系学,最早设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最早扩建为新闻学院,最早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一系列开创性举动对推动全国新闻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悉,全国至少有20余所新闻院系的院长、系主任为复旦新闻的毕业生,教学骨干更是难以统计,以至于复旦新闻学院几可称为全国高校新闻师资的“黄埔军校”。

  而在办学机制上,复旦新闻系更是屡屡创新,为全国教育界、新闻界所瞩目。特别是2001年的部校共建之举,使新闻学院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2001年12月24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新闻学院,这一将学界与业界资源有效互补的模式,为全国首创。

  全国人大常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龚学平感慨地说,“部校合作真正起到了资源共享,各取所长,共赢发展这样一个结果。可以说,现在是新闻学院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表示:“这样的部校合作模式,有利于新闻学人才培养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合作模式。”

  共建伊始,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资助启动“课程创新”计划,上海三大媒体集团同时挂牌成为新闻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同时,一批富有经验和学术基础的老新闻工作者和一线中青年骨干被聘请担任授课教师。2007年8月,占地58000平方米的新闻学院新院区工程竣工。其中,市委宣传部拨出专项资金新建新闻学院培训中心,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出资新建新闻学院-SMG演播中心。

  共建以来,新闻学院不断加大师资人才引进力度。中国人民大学童兵教授、浙江大学黄旦教授、南京大学孟建教授等先后到复旦任教。在海外人才方面,国内新闻传播学界三名“长江学者”中,复旦新闻学院就占据了两个席位。

  一系列的部校合作让新闻学院面貌一新。“各新闻单位的总编、业务骨干来校上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第一线新闻采编人员的在职培训,也给学术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前任院长赵凯认为,共建切实提高了师资和生源的水平。

  厚实的积淀、创新的思维,正推动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新的时代不断开创新的境界。而所有薪火相传的光荣与梦想,都将继续奔腾向前。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