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澄澈的魅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02:09  舜网-济南时报

  □豆豆

  这是一条由泉水汇集而成的护城河。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护城河似乎只能去历史的故纸堆里翻拣了,而它还“活”着,活在一个现代化的都市里。

  从解放阁这一站坐上画舫,沿南护城河一路西行,经黑虎泉、趵突泉、五龙潭,进入大明湖……这一路,小桥流水,泉流潺潺,清明澄碧,如行画中,让人不知身在何处。然而,抬头望去,又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宁静与繁华,现代与婉约,田园与时尚,就在这俯仰之间。

  一位来济南采访全运会的记者,坐画舫沿这条线游览后,不禁大发感慨:原来,济南这么美啊,水太清澈了!

  是泉水给了河以生命,那泼剌剌的生命,散发着澄澈的魅力,正像这座城市。

  因为全运会,更多的客人来到济南,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观览与展示。人们发现,济南不是他们印象中的那个略显土气、保守的济南了。

  原来,济南是这样的啊……

  这里有全国最长的城市主干道,交通四通八达,现代化的公交车一辆辆急驰而过,从这里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到达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有细心的客人发现,这条名为经十路的路,门牌号码竟达三万之多;

  在护城河坐了画舫,再到奥体中心去看体育比赛,很多人惊讶于这个城市的两面,从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才一转身,时尚大气的现代风情画轴立即展开,犹如一张扑克牌的两面,那样熨帖地融合在一起。

  眼见为实,这才是今天最真实的济南——— 澄澈的泉水,浓郁的文化,现代的风貌。

  为期13天的集中观览与展示,博来好评如潮。济南的美誉度在全运火炬的燃烧中急剧升温。后全运时代,这种高温必会为济南带来无限的发展机会。

  是什么征服了挑剔的客人?济南的美誉度来自哪里?

  全运会开幕式上,蔡琴的一首《如梦令》,把李清照的词唱得淳厚又时尚,这正是济南的气质。如果说这种气质里有着历史的积淀,那么今天的济南人把这些打磨得更加光亮了。

  济南有过许多“金字招牌”,“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然而,这些金字招牌闪耀的是那时的光芒,未免带了历史的风尘,挡住了现代化的济南面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是属于历史的。今天,就在“争渡”的不远处,就是济南的时尚新地标——— 泉乐坊。这里有最具济南味的泉水,也有最时尚现代的济南人。那迎面而来的现代男女正是时代潮流的引领者和表现者,细心的人会不时在人群中看到他们胸前晃动的牌子,上面写着志愿者。23万全运志愿者大军中,主力正是这些城市年轻的面孔。

  今天的济南,不是李清照的,也不是辛弃疾的,是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济南人的,泉水文化里有着最泼剌剌的新鲜与生动。

  历史让我们与第十一届全运会相遇。这历史性的相遇,是机会,是提升,是腾飞。这次相遇,“逼迫”济南巨变、蜕变、蝶变。

  夜幕下的奥体中心溢光流彩,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那荷与柳的造型,令许多第一次来这里的济南人都赞叹不已。来自外地的客人更是不停地在这些巨大的场馆前面留影,笑容与POSE里都透着赞赏。当然,济南的魅力远不止这些。

  从这里穿过笔直的经十路,在某一个路口向北拐,就在青年东路吧,两边美丽的文化墙一闪而过,就到了济南人引以为豪的泉城广场,向西再北行经趵突泉公园,沿着护城河,再向北,这一路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哪一个珠子都闪着温婉的光芒……最后到大明湖,那里有济南人见惯了的活生生的荷与柳。

  外地人到这里来,不免又要赞叹一番。奥体中心荷与柳的造型,已经够叫人惊叹的了;而这里,这荷下与柳前的汪汪碧水,简直要把人融化掉了。

  怪不得,济南人是这样温情、真诚、清新,从这泉水里即可找寻到根源。泉水本来就是这样的,澄澈,温婉,不外露。

  体育是一种竞技,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十一届全运会提出了“全民全运”的理念,正体现了体育的真谛。

  10月28日,十一届全运会的最后一天。外地人老吴在朋友带领下来到黑虎泉畔,想看看晨曦中的泉。这里石板青青,泉水潺潺。微明中,打水的人正弯腰从泉水取水点接水;晨练的人正伸展拳脚;阳光透过树叶,照在人的脸上,照在取水的塑料桶上……老吴感叹这样安宁、清新的城市角落,这样淡泊、从容的人们。有好事者在网络上报告,全运会以来,这里晨练的人比以前多了,尤其是年轻人。全民全运,对济南来说,是这样真切。

  时间过去,当阳光一点点越过树梢,隔着这泉这树,黑虎泉西路已是车来车往的繁忙景象,这个城市热闹起来了。心灵的安静与生活的繁忙,只一线之隔,济南人就是这样从容。文化如水,就在悄无声息之间,浸润了生活。

  这澄澈的水,有着最深藏的魅力,有着最温婉的活力,是现代的律动,是蓬勃的朝气。这就是济南的魅力,是历史赋予的,更是现代济南人创造的。济南进入了“后全运时代”。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