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筑造共和国的蓝天长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04:35  中国青年报

  特约记者 李国文 通讯员 肖海洪 刘转林

  1949年11月11日,在新中国成立40天后,人民空军宣告诞生。

  60年锻铁翼神箭,60年筑蓝天长城。人民空军沐浴党的阳光,伴随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御风翱翔,不断成长壮大。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站在新起点上的人民空军,已发展成一支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通信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等多兵种合成、具有在信息化条件下攻防兼备作战能力的现代空中力量,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蓝天钢铁长城”。

  60年来,在祖国的蓝天上,一代代英雄的人民空军将士,大笔书写着波澜壮阔的华彩篇章。

  让共和国的天空宁静蔚蓝

  像人民空军这样,从一诞生即奔赴血与火的战场,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对抗,这在世界军事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烽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此时的中国空军未满周岁,仅有新组建的两个歼击机师、1个轰炸机团和1个强击机团,各型作战飞机不足200架。”著名战斗英雄王海回忆,当时,飞行员连驾驶技术都不熟练,更谈不上打空战。而在对手“联合国军”中,仅美国的参战飞机就达1100余架,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而且多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摇篮中的雏鹰面对强敌,毅然选择了起飞迎战。

  这是世界上第一场大规模的喷气式飞机战争——年轻的志愿军飞行员在喷气式飞机上平均飞行时间仅有14小时38分钟,但凭着中国军人特有的英勇精神,与世界头号空军强敌殊死对决。在两年8个月的作战中,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

  战争结束,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感慨地说:“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举世瞩目的空战传奇背后,是空军官兵捍卫祖国蓝天安宁的坚定信念。60年来,在这种信念支撑下,人民空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战绩,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导弹3发,28公里消灭目标!”空军地空导弹兵第二营营长岳振华下令:“发射!”

  三声巨响,由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的美制RB-57D型高空侦察机被击落。

  1959年10月7日,一个注定永载史册的日子——在地空导弹问世18年后,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例出现了。开创这一先河的,是刚刚组建一年的人民空军地空导弹兵。

  到20世纪60年代末,人民空军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共击落敌机105架,击伤186架,为保卫祖国的领空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956年5月26日,3架试航飞机打破雪域高原天空亘古的宁静,无数藏族群众走出家门,惊奇地仰望着神话般的飞翔机器降临。

  当一位好奇的西藏老人登上5116号伊尔-12飞机后,反复说着一句话:“神鹰降临,人民幸福。”

  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建设机场,在被西方飞行家称为“空中禁区”的高原上开辟航线。半个世纪以来,空军部队先后为西藏修建了5个机场,开辟了通达北京、成都、香港等城市的26条航线……

  不仅仅是西藏——60年来,人民空军积极发挥高技术军种优势,始终驰骋在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战场,先后为21个省(区、市)的30多座城市开通航空运输业务,为民航输送5000余名空勤人员,帮助地方开辟700多条航线,还出动数万架次的飞机参加航空测绘、人工降雨、飞播造林等行动。

  人民养育了空军,人民空军把自己的一切回报给人民。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不少受灾地区道路受阻、通信中断,数十万灾区群众生死不明。空军官兵闻讯而动。各型运输机、直升机和侦察机在第一时间飞赴灾区,展开了空军历史上出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的空中救援行动。

  陡峭的山还隐形在浓厚的云雾中,但神奇的空降兵已出现在云端……15名勇士在5000米高空惊天一跳的那一刻,被作为抗震救灾具有标志意义的永恒瞬间,定格在亿万国人的记忆之中。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除了重大抗灾救灾等历史瞬间外,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每天也有数万名空军官兵枕戈待旦,日夜守卫着祖国的万里蓝天。

  60年来,人民空军始终飞在保卫祖国安全、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空中,在祖国的蓝天上画出一道道壮美的弧线。

  筑起牢不可破的蓝天长城

  1909年9月21日,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的第六年,“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驾驶自己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从预警机、加油机到歼-10、歼-11,人民空军以百余架清一色国产先进战机的阵容,宣示了新时期跨越式发展的成就。

  60年前,人民空军成立时,中国空军与西方强国空军间的差距,已远非冯如与莱特兄弟之间那个6年可以比拟。

  “参加开国大典阅兵的17架受阅飞机全部是缴获的。”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代飞行员、92岁的方槐老人回忆说,人民空军起步时,仅有从侵华日军手里缴获的和国民党留下来的20多个型号159架破旧飞机。

  1949年7月,中央军委明确提出,加快空军建设的步伐。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人民空军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同时在加紧建设自己的航空工业。1954年7月11日,“初教-5”飞机在南昌被成功研制出来。虽然只是一架初级教练机,但得知新中国生产出了第一架飞机的毛泽东仍亲自致电祝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006年年底,国产新型战机歼-10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研制能力和武器装备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中国已具备自行研制世界一流战机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地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以美国的F-15、F-16和俄罗斯的苏-27为标志的第三代作战飞机逐步成为制空的主力,人民空军以歼-6、歼-7为主力的机种,已远远不能满足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需要,与国际先进战机的差距日益扩大,研制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战机迫在眉睫。

  以宋文骢院士为首的科研人员整整奋斗20年,先后突破了以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终于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歼-10战机飞上了蓝天。

  歼-10战机,只是人民空军体系跨越的一个标志。审视不久前的国庆大阅兵空中梯队,人民空军装备呈体系跨越之势非常明晰:空警-2000、空警-200两型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预警机,是人民空军信息化建设的标志;轰油-6、轰-6H等战机,是人民空军战略打击、精确打击、远程作战能力的标志;歼-8F、歼-10、歼-11等歼击机列装部队,以其威武雄壮的姿态向世界表明,人民空军的制空力量,已经完成了更新换代,三代战机已经成为主体作战力量;装备直-8K/A机型的空军直升机部队在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人民空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以及完成特种作战任务的能力有了突破……

  60年栉风沐雨,60年发展壮大。更高的跨越,在人民空军的思想、体制、训练作战等层面同步展开——

  自20世纪90年代确立“攻防兼备”战略思想以来,人民空军开始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

  1994年10月,空军首次组织高技术条件下空中进攻战役实兵演习,参演部队运用多种武器,采取干扰、压制、封锁和摧毁等各种攻击手段,在多维领域向“敌”发动联合攻击,标志着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迈出了坚实步伐;

  1998年10月,空军首次在计算机组成的远程分布式网络系统上,成功进行了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室内空中战役对抗演习,从而实现了从“图上谈兵”到“网上演兵”的历史性跨越;

  1999年以来,“体系”、“电磁”、“未知”和“对抗”逐渐成为空军各兵种部队训练的核心关键词。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战略转型需要,人民空军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战略,积极推动训练进一步向信息化聚焦。2001年,空军确立“紧贴实战、突出对抗、从难从严、科技兴训”的军事训练指导思想,部队训练逐渐向基地化、模拟化和网络化发展;2006年,空军开展“全员全装深训精训”活动,部队训练迈向加速转变的新时代。

  战略思想转变和训练思路的变革,推动了人民空军作战能力的跃升:航空兵基本具备了一定的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地面防空兵部队具有远距离拦截、梯次打击能力和抗大机动目标、抗干扰和抗摧毁能力;雷达兵部队具有了多目标警戒和多目标引导能力。

  空军司令员许其亮说,由于新时期以来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空军已初步具备了全疆域一体化打击能力。

  永做祖国蓝天的忠诚守卫者

  1分44秒!

  2009年3月7日下午,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峰,创造了我军第三代战机飞行史上的奇迹——驾驶失去动力的歼-10飞机安全降落。

  空军司令员许其亮、空军政委邓昌友签发通令,为李峰记一等功。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李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驾驶数十吨重的失去动力的飞机,搏击生死一线之间。李峰的壮举,不仅为空军挽回了一架价值过亿的战机,更带回了歼-10战机空滑迫降的宝贵数据。

  传奇,是在生死选择中写出的。面对殊荣和赞誉,李峰引用了一位前辈的话:“飞机是国家的财产,只要还能操纵,拼死也要把它飞回去!”

  这位前辈,就是在朝鲜战争中击落4架敌机的空军著名战斗英雄李永泰。

  1951年9月25日,李永泰在保卫金川里大桥时,遭8架敌机围攻,飞机座舱盖都被打出个大窟窿。然而,李永泰硬是驾驶着56处负伤的战鹰安全降落,被誉为攻不破、打不烂的“空中坦克”。

  “我们这些飞行员都是陆军出身,许多人都打过仗、拼过刺刀,要战胜数量比我们多、经验比我们丰富的美国空军,必须靠我们特有的勇敢精神。”回眸几十年前的战争,81岁的李永泰老将军说。

  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有212名飞行员击落或击伤过敌机,涌现出三等功以上功臣8000余名,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一级战斗英雄5名,二级战斗英雄15名。同时,也有116名飞行员光荣牺牲。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责任。从李永泰到李峰,在人民空军60年的征程中,英雄的热血在蓝天上一脉相承。

  2006年11月14日,在飞机发动机因撞鸟停车后,为避开下面密集的村庄,“200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李剑英放弃了跳伞求生,在16秒内用自己的生命改变了飞机航向,壮烈牺牲。

  “一代代英雄舍生忘死,源于他们对党和人民无比的忠诚。”空军政治委员邓昌友说,自1949年11月11日至今,先后有1551名蓝天骄子献身于祖国的万里长空。

  人民空军党缔造,人民空军忠于党,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空军建设发展的取胜之道、传家之宝。早在1924年,深谋远虑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把目光投向了天空,在建党刚3年、党员人数不足1000人的情况下,就选派4名共产党员到广州航空学校学习。1938年,党在最困难的时期,又精心挑选了43名干部前往新疆学习飞行技术。1946年,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东北老航校在炮火连天的冰天雪地中成立,一个个放牛娃从这里飞向了蓝天。

  正是中国共产党,把一个个放牛娃培养成了空中勇士。

  1953年4月7日,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在被击落并被俘后,一再要求亲眼见见把他从天空打下来的对手。当他真正见到只有20岁的韩德彩时,认为对方是在“开玩笑”——骄傲的王牌飞行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自己是被这个飞行时间不足100小时,在参军后才开始学文化的放牛娃击落的。

  在今天人民空军的飞行员队伍里,再也无法找到韩德彩这样的放牛娃。统计显示,空军目前所有的飞行人员均毕业于飞行院校,经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其中,硕士师长、博士团长也并不罕见。

  建设空军,人才先行。从2000年到2009年,空军先后10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专题研究人才建设问题,并多次完善《空军人才发展战略》。

  如今,一支由高学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组成的蓝天人才方阵,正在形成强大的智力优势,推动着空军建设加速转型,以复合型指挥军官、尖子飞行员和科技领军人才、技术专家为代表的新型人才群体已经形成。

  驾长风逐日月,搏九天揽风云。60年风雨兼程,人民空军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2009年5月22日,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空军”的战略目标。

  迎着来自空天领域的安全威胁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人民空军将时刻铭记党和人民的千钧重托,肩负时代重任,不辱神圣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加力腾飞。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