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花两年时间写好一个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05:25  荆楚网-楚天金报

  

图文:花两年时间写好一个字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图为:李老正在挥毫

  “年轻人应传承中国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昨天,在洪山区劝业场社区,记者见到了李监平老人保存的小篆和甲骨文字画,这些都是老人几十年来的心血。

  今年73岁的李老,是一名退休工程师。他自幼爱好书法,书写小篆已有20年的历史。2003年,李老偶然看到电视上一则关于考古的报道,称挖出很多刻有符号的贝壳。“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字,古老而神秘,但目前有关甲骨文的字典少而不全,字体复杂,研究起来让很多人望而生畏。”他从此对甲骨文产生了极大兴趣。

  为写好甲骨文,李老家里的工具书都被翻烂了。李老一直很欣赏毛泽东的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但其中的“看”字的甲骨文写法都查不到,李老不愿自行造字。为此,他整整查阅了两年,跑遍了武汉各大图书城,深入徐东古玩城等各大古玩市场,还到武大图书馆史料馆寻找,一直未果。最后,武大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被李老的执著感动了,将香港一位研究甲骨文的朋友介绍给他。终于,李老在其研究的史料里找到了“看”字。“虽然花费了两年时间,但我很快乐,很有成就感!”李老称。

  谈起甲骨文,李老如数家珍,“写甲骨文,要有根有据,不能随意造字;且要求很严格,在一幅作品中,同一个字不能出现相同的写法;此外,一字常有多种写法,如‘寿’和‘福’字至少有几百种写法,该用哪种,必须在下笔前做好调查,反复构思。”在他的作品《八荣八耻》里,“以”字的写法达到了16种,各富神韵。

  (记者程翔 通讯员熊丽娜、曾凡顺、陈璐)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