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治污模式的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05:55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记者 刘长松 李新龙 通讯员 夏雄彪 成文心

  公共治理——国有模式

  有生活,就有污水,人人有份。

  如何治理具有“公共属性”的污水?武汉市三金潭污水处理厂提供了一种国有治理模式。

  该厂位于汉口张公堤外,是武汉市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建设的项目,服务人口84万,设计规模30万吨/日,现基本满负荷运行。

  自2007年3月投产以来,已累计处理污水1.9亿余吨,处置污泥5.4万吨,完成COD去除量37083.4吨,为武汉市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

  上月,湖北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该厂看到,设施运行正常,在线监测的尾水排放优于设计标准,在一个小水池里,用尾水喂养的金鱼,悠游成群。

  三金潭污水处理厂只是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九座污水处理厂之一,在其他8座的介绍材料中,不乏“利用世行、亚行贷款”字眼。显然,政府是这些项目真正的“管家”。

  武汉市政府提供的材料显示,该市目前已运行污水处理厂10座,日处理能力达到159万吨,污水处理率由2002年的13.4%迅速提升到2008年的80.73%,今年目标是达到85%以上,明年达到90%以上。

  政府主导的治污,速度快,效果好。

  据武汉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介绍,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厂是与道路、桥梁一样,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治污主要是政府主导。

  市场治理——市场模式

  距三金潭污水处理厂不远的汉西污水处理厂,投资、运营则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模式——BOT。

  所谓BOT,即企业投资、运营,合同期满移交政府。

  汉西由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亚洲水务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共同投资4.6亿建成,特许经营期限25年。设计近期40万吨/日,服务人口至2010年为150万。

  自2006年底商业运营来,汉西共处理污水近4亿吨,一直处于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运转。

  在尾水排放处,有武汉市水务局、环保局掌控的两间小房,在线监测出水各项指标。四个摄像头24小时“盯”着小房周边。“这里是禁区,我们不可靠近。”该厂副总经理别特夫说。

  制度化的严密监管,使汉西污水处理厂尾水全部达到排放标准。

  汉西是目前华中地区最大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在武汉市迅速提升的污水处理率中,贡献不小。

  因地制宜选择治污模式

  记者日前随湖北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各地采访,参观多家污水处理厂,多是BOT模式,如荆州城南、草市污水处理厂,襄樊观音阁污水厂。政府通过契约授予企业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合同期内,政府在后台,合同期满,政府走上前台。

  还有一种模式,政府放权更彻底,BOO模式,即企业投资、运营、所有,荆州印染园污水处理厂是此模式。

  无论国有,还是市场模式,目的只有一个:把污水治理干净。无论选择何种模式,政府治污责无旁贷。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辉认为,各地财力不同,治污模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总体来说,在公共财政还不充裕的情况下,公共财政用到非政府不能办的事业中去,以求效益最大化。湖北多元治污,为再现碧水蓝天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