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怀远:太平山中马岱藏

  杨虎

  《三国志》里说:“子龙葬(大邑)银屏,马岱葬(崇州)太平。”出崇州怀远镇,东行约4公里,就到了太平山。听说我寻找马岱墓,当地人站在田边用手一指,说,看,就在那山肚皮里头装起的,谁也没进去过。

  这就印证了那个传说:“马岱殁,以山为坟。其墓室在太平山麓上端,从山脚挖遂道建造在山腹之中,至今,具体位置难测。”民谣里,孩子们是这样传唱的:“五丈原上秋风起,太平山中马岱藏。左三步,翻兵书,右六步,挖财宝。”

  怀远境内颇多山洞,有些洞内四通八达。我曾到过枫香村境内的岳家龙洞,在洞口往里一望,黑黝黝的,不知通向何处。当地传说中,马岱墓内似有隧道与岳家龙洞或其他洞相连。崇州县志上说:“怀远镇南五里有横原洞,人呼岳家龙洞。洞门高丈余,中有大堂,高宽数丈,入里许洞渐窄,匍匐可行,有胆壮者直穷到底,从白塔山出,洞首尾相去数十里。”与天然形成的岳家龙洞相比,马岱墓内所挖的遂道更多了几分人工布局的神秘。而这神秘,经过民国二十三年那次被渲染得沸沸扬扬的盗墓者们的遭遇,更被历史的云雾遮盖得扑朔迷离。那是怎样诡异传奇的一幕啊——

  夜黑如墨。一行人打着火把,用锅底的黑烟搽花了脸,有的扛了梭镖,有的抱着砂枪,还有个老者拎把用布细细缠绕着的洛阳铲,从幽暗的林盘深处闪出来,蜿蜒在通往马岱墓的田间小道上。不知什么时候,一弯秋月在太平山顶露了出来,远远望去,像悬了一朵暗红的火焰。四周黑云暗涌,林木森然,似有一场铺天盖地的黑雨即将倾覆而下……

  这是我在太平山脚下一户农家听到的掘盗马岱墓的最早的故事。那次由本地棒客纠集外地盗墓者、几乎是半公开的掘盗行动最终被一场倾盆而下的黑雨蹊跷阻止。在当地老人们的口中,这场黑雨整整下了一个昼夜,风高怒号,平地起水,本就隐没在萋萋荒草中的马岱墓入口更加无法辨寻。雨停后,棒客们清点人数,发现唯独少了那个手持洛阳铲的老者。半月后,有放牛娃竟然在远隔二十余华里的白塔山一处僻静的山洞里,发现了他枯槁的尸体。那把洛阳铲依旧紧紧地攥在他手里,对所经历的一切沉默不语……

  关于马岱墓,此后,崇州又有一樊姓县佐三次试图发掘,每次皆被同样的大雨阻止。发黄的方志上这样记述:“有樊姓县佐率衙卒挖掘,皆在欲动土之际,天遽变,黑雨如注,如是三次,均告失败。”

  关于马岱墓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不同版本:马岱墓位于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合之处,其墓虽不甚宏大,周围却是苍松翠柏,墓前有石桌祭台有石碑,碑高约二米,碑上刻有“汉平北将军马公讳岱之墓”。50年代曾于此发掘出花边砖,砖上隶书“马岱墓”字样。

  这是新都志上关于马岱墓的记述。令人大惊的是,恰巧也是50年代,在崇州怀远的太平山脚下,人们也挖掘出了烧制有“马岱墓”字样的汉砖!

  历史的烟雾,益发神秘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