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边的刃具厂

  文/朱文建

  我每次从府青路经过时,走到那个路口,总不免要侧头张望一个建筑,它与其他的楼房大不一样,一眼就看得出来,那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刃具厂。

  在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刃具厂,在其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可算得上是成都的一块牌子。我想,这不仅仅因为这里是一个厂,同时它的建筑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由前苏联专家援建的刃具厂尽显俄罗斯风格,其塔楼上的尖顶,在夕阳下一片红浑,很远就能看到,一度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我不知道当年是如何建造了这个楼房的,望着那一格格高高的窗户,总会引起一阵好奇。想象着走在里面的楼道上,就如走在西北利亚的楼房里一样,发出深沉而悠远的咚咚脚步声,这很能联系到70年代流行的苏联电影里的镜头。要是楼顶上再有一口大钟,在夕阳西下时响起,也就有了圣彼得堡的钟声的感觉。

  刃具厂就在府青路边,离青龙场不远。记得在那时,刃具厂俱乐部时常都有文艺演出,里面人挤人,一派热闹非凡。除了文艺演出,就是放坝坝电影。一般较大的厂区每个星期都要放电影,刃具厂也不例外,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两场电影。

  每逢放电影,我们就不辞辛苦,从青龙场翻过铁路,朝刃具厂一路直奔而去,冬天冷得脚麻手僵的也不在乎。宿舍区的球场子上扯起银幕,正面反面都挤满了黑压压的人。我们垫脚引颈,一旁宿舍区里的人家在自己屋里就能看到电影,令我等羡慕得要死。有一次看了一部苏联片子出来,走在路上,不由得就朝那个建筑望去。只见幽暗的月光下轮廓清晰,很自然就想到电影里的圣彼得堡大街,士兵们在大楼里奔跑的脚步声。

  我有一个朋友就在刃具厂上班,80年代初进的厂,干了近20年,前几年厂里实行股份制,他就退了出来,在宿舍区里开起了一家小面馆。我问他生意可不以,他说,还马马虎虎吧。不久,刃具厂也搬到了新都的泥巴沱。

  现在,刃具厂的宿舍已经在拆迁了,刃具厂已经不复存在,而那个独特的建筑,却依然立在那里,沐浴着晨露夕阳,成为一个永久的记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