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指山:山区贫困县3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07:15  南海网

   一个山区国定贫困县先后3次摘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五指山的“双拥曲”

  本报记者 邵长春特约记者 尹秋艳

  五指山市是琼崖革命根据地旧址所在地,也是黎族、苗族同胞聚居地,有着“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荣革命传统。近年来,五指山市军民从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双拥”工作,拥军爱民蔚然成风。

  自2000年以来,五指山市先后3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2007年又获得了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助建设,切实解决部队实际问题

  五指山市是国家级贫困市,驻市军警部队多。但在支持部队建设和抓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上,五指山市舍得投入,尤其是对基础建设等方面所需经费想方设法予以保障。

  几年来,该市先后拨款近千万元支持军警部队建设,及时解决了驻军警部队换地、征地、筑路、引水、办公场地等众多热点难点问题,建造起栋栋“双拥楼”,修筑成条条“双拥路”。

  五指山市先后多次通过划拨土地、财政拨款等方式,支持驻市军警部队修建办公楼、改造营区、后勤保障基地和信息化建设,较大程度上改善了部队的训练和生活条件。

  “再难不能难国防,再紧不能紧武装”,五指山市委书记李江华说,双拥工作是“一把手”工程,这是事关全市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事。

   助就业,优先解决后顾之忧

  为解决部队子女就读问题,五指山制定了《驻军子女入学优惠政策》,部队干部子女全部优先安排在重点中小学就读,一律免收择校费,减免各项费用10多万元。

  为了解决军嫂就业问题,五指山想方设法安排了69名军嫂到地方财政、民政、工商、税务、学校等单位,并为265名部队家属办理了工作关系挂靠手续,其中50多名军嫂在军人服务网点和邮政代办所就业。同时,还拨款10多万元建立军嫂就业培训基地,提高军嫂的就业技能。

  对军转干部,该市优先安置在公安、纪委等部门,对退役士兵该市主要执行一次性经济补偿,并大力推荐他们到企业工作。五指山市在招聘公务员和村委会换届工作中,明确规定退役士兵条件放宽,录用优先。目前,五指山市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安置率达到100%。

  五指山市还广泛开展 “爱心献功臣行动”,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投入520多万元资金帮助182名功臣建起平顶房。五指山市政府负责人表示,通过送耕牛、送种苗、传授技术、发动领导干部与革命功臣开展“一帮一”等活动,解决了革命功臣住房、医疗、生活“三难”问题。

  助地方,军民携手筑山城

  临近五指山市区,有一条长达3.8公里的热带雨林登山栈道,沿途风光优美,景色宜人。这是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锻炼健身的好场所。

  这条热带雨林双拥栈道,是五指山的一条“双拥路”。拾级而上,刻有市属各单位和驻军单位名字的石碑交替出现,一条栈道将五指山军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在五指山市,到处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军民共建工程。希望小学、文明生态村、小集镇、双拥模范城纪念园、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等等,都是比较突出的代表。

  今年初,贫困的五指山16岁黎族农村少女王朝娟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得知消息后,驻市的武警海南总队二支队四中队官兵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将首笔近4000元捐款,以及大米、食用油和日用品等及时送到王朝娟家中,并派出军医每天为王朝娟诊疗。王家所在的毛兴村村民也伸出了援助之手,短短几天就捐款3000余元。

  军民共同捐助不幸患病少女的故事,也感染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到爱心援助行列。在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王朝娟至今还在与病魔做勇敢斗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